歐元兑美元跌破平價 還會跌 歐洲怎麼了?|經略

撰文:陸一
出版:更新:

歐元兑美元持續走低,終於7月12日向下觸及1.0水平,為2002年12月以來首次,年內累跌約12%。而後歐元難止跌勢,歐元兑美元跌破平價。更糟糕的是,綜合來看,歐元持續走低,是大概率事件。

歐元走低的三重原因

歐元走低的原因主要是美元走高。聯儲局升息速度更快、幅度更大的預期提振美元。市場對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7月底較大幅度加息(再次75個基點)的預期強化,導致美元匯率走強。美元指數剛刷新近20年新高,截至7月11日紐約匯市尾盤美元指數上漲至108。

歐元區6月CPI比去年同期勁升8.6%,高於市場預期的8.5%,且再度改寫最高紀錄。受能源價格高企、全球貿易條件惡化等不利因素影響,歐元區19個成員國現正面臨進一步通脹壓力。 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6月CPI均飆破新高。歐洲央行期望通過加息遏制通脹,又擔心加息導致一些南歐國家債務壓力加大,因此瞻前顧後,行動遲緩。歐洲央行的緊縮步伐遠落後於美聯儲,令歐元匯率承壓。

歐元區6月CPI比去年同期勁升8.6%,創最高紀錄。(Getty)

第三個原因自然是擔心能源危機將使歐元區陷入衰退。

歐元區被戰爭「撞了腰」

如果綜合看歐元、日元,以及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貨幣走勢,時至今日,必須重視:美國之外的國家都在遭受「雙核」衝擊:一是聯儲局的緊縮政策推動美元指數上漲,尤其是負債率高且仍在堅持寬鬆政策的國家;二是國際原油價格上漲也對金融市場帶來威脅,尤其是能源、糧食及大宗商品自給率低的國家。

在過去的每一輪美元緊縮周期中,新興國家都會遭遇一定程度的金融動盪,但這一次不一樣。能源對外依賴度高、長期維持寬鬆政策的日本、正在陷入能源危機的歐洲,以及「特殊檔」的新興國家,將是遭遇「雙核」衝擊的危險經濟體。

具體到看歐元區的情況。歐元同樣遭遇雙核衝擊,只是挑戰更多來自戰爭。俄烏戰爭引發了歐洲能源危機,進而演變為「能源戰爭」。這讓歐元區直接陷入能源危機。

歐元是第二大世界貨幣,國際儲備市場佔比約20%,國際支付佔比約35%。歐元是唯一能夠影響美元指數走勢的貨幣,但在這輪匯率大跌中,歐元是靠前的。過去十多年,歐洲央行的操作都要比聯儲局更加謹慎與克制。不過,在拉加德擔任行長後表現得過於鴿派。去年四季度,聯儲局開始退出寬鬆,歐洲央行的操作與日本央行更為接近,近期才開始猶豫調整貨幣政策。這給歐元貶值提供了條件。但是,也應該看到,英格蘭央行的加息步驟要比聯儲局還早一些,但英鎊的貶值幅度還大於歐元。可見,其實給歐元及歐洲貨幣帶來嚴重衝擊的還是俄烏戰爭。

在這輪匯率大跌中,歐元是靠前的。(Getty)

俄烏戰爭,是歐洲二戰以來最大的地緣政治危機。這無疑驅使國際資本更多地流向美國市場。更重要的是,歐洲是一個資源貧乏地區,煤炭、石油、天然氣高度依賴於俄羅斯。歐洲天然氣的進口比例為90%,石油為97%。原本,俄羅斯進口天然氣佔歐盟進口天然氣的45%,俄羅斯進口原油佔歐盟進口原油的27%。

對歐洲來說,最大的難題是眼前的能源短缺。不論是增產方案還是替代方案,短期內都無法彌補俄油俄氣的缺口。歐洲馬上進入天然氣需求淡季,但歐盟需要為今年冬天做準備,提前儲備天然氣和石油。同樣,歐洲也面臨糧食價格上漲的挑戰。烏克蘭是歐洲的「糧倉」。這場戰爭嚴重地打擊了烏克蘭的糧食供應。

歐洲短時間內都無法彌補俄油俄氣的缺口。(Getty)

歐洲的難題是根本無法短期找到規模如此巨大的替代氣源。歐元的真正挑戰是如何維持無俄油氣的貨幣信用。整個歐洲都面臨資產重新定價的風險。

歐元將挑戰0.98支撐點位

美元指數上升和國際能源價格上漲帶來的「雙核」衝擊適用於美國之外的任何國家。雙核衝擊製造了兩個「不一樣」:

第一個「不一樣」:美元指數單邊上漲,非美元貨幣基本對美元下跌。美元指數已經從2021年6月初的89持續上漲到如今的108。

第二個「不一樣」:日元、歐洲貨幣,這樣的避險貨幣的跌幅都首當其衝。

在美元之外的經濟體中,包含以下因素更易遭致「雙核」攻擊:持續寬鬆政策、資產泡沫高、負債率高、能源對外依賴度高、糧食自給率低、出口大幅度下滑或逆差擴大。各個經濟體都需要對號入座。

必須要問的是,歐洲在貨幣緊縮大勢和能源、糧食危機夾擊之下,宏觀經濟何去何從?不難判斷,無論從緊縮力度還是經濟支撐力度角度考慮,歐元兑美匯率仍有進一步下行的邏輯,疊加後疫情時代地緣政治問題頻發、去全球化思潮蔓延,美元的避險屬性價值將有所強化,使歐元兑美匯率被動承壓,必然會挑戰0.98支撐點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