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軍艦為何穿越台海? 不要誤解馬克龍的「歐洲自主」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訪華期間警告歐洲不要在台灣問題上被捲入「不屬於我們的危機」的言論,依然引發各方爭論。在(綠黨的)德國外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啟程展開其13至15日的訪華行程之前,執政社民黨的外交政策發言人更稱貝爾伯克此行是要「在馬克龍一團糟的訪問後澄清(德國有關台灣的清晰警告)」。

在大西洋彼岸,除了共和黨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此前警告歐洲如果在台灣問題上不在中美之間站隊,美國也大可不必幫助歐洲支援烏克蘭之外,擅於掌握新聞熱話的前總統兼共和黨下屆總統候選人之一特朗普(Donald Trump)也參一腳形容馬克龍的言論是「擦中國鞋」。

正在訪問美國的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Mateusz Morawiecki)亦繼續「消費」馬克龍,拿着法、德等國在俄烏戰爭爆發前長期低估俄羅斯威脅的「原罪」來造文章,聲稱「老歐洲相信與俄羅斯協約,但老歐洲失敗了,但現在有一個新歐洲,一個記得俄羅斯共產主義為何物的歐洲,而波蘭正是這個新歐洲的領袖」,「除了跟美國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盟之外……我看不到有其他替代方案」。

4月12日,馬克龍與荷蘭首相呂特一同見記者。(Reuters)

訪華後旋即訪問全球半導體製造業關鍵之地荷蘭的馬克龍,在荷蘭正配合美國收緊對華光刻機出口,並推出以國家安全為由的外來投資審查的背景下,力推在各個關鍵行業的歐洲產業政策和經濟安全。不過,其國內退休改革之爭和訪華表態的後續卻喧賓奪主,成為了其荷蘭行程的媒體焦點。

在其與荷蘭首相呂特(Mark Rutte)的聯合記者會上,不斷被追問有關言論的馬克龍,恍惚被已故法國國寶級歌手Edith Piaf上身,即席擺出後者明曲《Non, je ne regrette rien》(不,我毫不後悔)的姿態,為其不應在台灣問題上跟隨「美國節奏」和「中國過度反應」、不應依賴「美元治外法權」、「台灣問題加速演變」不符歐洲利益、歐洲不能在兩極世界中成為「附庸」等言論辯護。

馬克龍一方面淡化其言論,指出「作為盟友不表示成為附庸」——這句話當然沒有錯,連與馬克龍隔空交火的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也不會否認這一句話,但馬克龍類似言論的爭議點本來就不在這幾句話的字面意義,而是其發言的關鍵時間點。

另一方面,他則強硬堅稱自己正確:「當我們看看事實,法國沒有要從任何人身上學習任何東西,在烏克蘭沒有,在(西非)薩赫勒沒有,在台灣也沒有。」他重申法國和歐洲在台灣立場一致,就是「支持現狀」「一個中國政策」「尋求和平解決問題」。

奇怪的是,在馬克龍看似暗示台灣不關法國和歐洲事的訪問言論於法國媒體《回聲報》(Les Echos)和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刊登(4月9日)的前後,法國一艘名為「Prairial」的花月級巡防艦卻在解放軍圍台軍演的敏感時刻穿越台灣海峽,在外交姿態的角度看來卻是抗議馬克龍口中「中國過度反應」之舉,並配合起了「美國的節奏」。

這種言談和行動上表面上的不一致,似乎難倒了法國的專業外交官,導致其外交部取消了原訂在11日舉行的一場有關馬克龍訪華行程的簡報會。

馬克龍經常掛在口邊的歐洲戰略自主之所以容易被人誤解,正正是因為這種戰略自主思想想要對抗的「中美兩極思維」的流行。這種兩極思維在這次馬克龍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同道訪華之中就表露無遺。

雖然馬克龍和馮德萊恩訪問前後的對華表態看似南轅北轍,然而兩人在歐盟層面上也是歐洲戰略自主的主要倡導者。馬克龍2017年的索邦大學演講將戰略自主一詞普及化當然不在話下。馮德萊恩在特朗普主政美國期間也高調的打着戰略自主的旗號推行歐盟政策,特別是各種以全盟名義共同應對新冠疫情的行動,她更表明原本非政治行政意味較重的歐盟委員會要有「地緣政治」的轉向。

由於「戰略自主」一詞出自向來傾向反對美國干預歐洲事務的法國之口,一直帶有「自主於美國之外」的意味,引起在安全問題上主張依靠美國的東歐國家反感,自拜登上台後,馮德萊恩大體上已避免使用該詞,但她在行動上卻一直配合馬克龍,最近的事例就是兩人在歐盟層面合力推動各式歐盟產業政策以回應拜登當局在半導體和氣候政策上的保護主義——馬克龍自己在其訪華期間備受爭議的訪問之中,亦有將此等政策一一列舉,並強調他與馮德萊恩同道訪華展示出歐盟的團結。

習近平4月6日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北京會面。(Reuters)

然而,各界對兩人訪華的觀察都看不到這種「團結」。人們看到的,一邊是對中國沒有一句公開批評、好話說盡的馬克龍,另一邊則是大談人權、台灣問題並主張對華「去風險化」的馮德萊恩。在兩人的批評者眼中,前者,用特朗普的話來說,就是「擦中國鞋」的傻瓜;後者,則變成了歐洲的美國利益代表人。

但這種「非親中則親美」的二元分類豈不是馬克龍的歐洲戰略自主想要對抗的兩極思維?

在不少中國觀察者的眼中,「戰略自主」就是自主於美國之外。可是,馬克龍的戰略自主卻同時也是自主於中國之外,以至任何非歐洲的主體之外。這才是馬克龍要實現的歐洲主體性、歐洲主權和歐洲戰略自主。

即使人們在表面上看不到馬克龍和馮德萊恩的團結,但兩人的團結卻正正在於歐洲自主這一點,只不過馬克龍所強調的是自主於美國之外的層面,而馮德萊恩所強調的,則是自主於中國之外的層面。

在台灣問題上,如果我們細究馬克龍之言,他的意思並不是說台灣問題本身並不牽涉歐洲利益,而是像佩洛西訪台、麥卡錫會蔡英文等美國推動的「台灣問題加速演變」並不符合歐洲利益;他的意思也不是說如果台海出現危難,這將是一個不屬於歐洲的危機,而是歐洲要否插手、如何插手的戰略部署不應該由美國或者中國的意志來主導、歐洲不能被動地捲入危機。

從這個角度來看,馬克龍在訪華接受習近平極高規格款待的敏感時刻在台灣問題上作出明顯會被解讀成歐美分歧的發言本身,在「蔡麥會」的背景之下,就是一種對於「美國節奏」的反駁;而法國軍艦在解放軍8日至10日圍台軍演之際自由穿越台灣海峽,也是對於「中國過度反應」的回擊。我們不應該只看到前者,而對後者視而不見。

不過,從外界普遍將馬克龍「歐洲戰略自主」之論歸類為「親中」表態的現況來看,「中美兩極」的思維模式確實已然根深蒂固,這也突顯出馬克龍要將歐洲變成世界第三極的路途有多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