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帶來何種局變? 俄烏衝突中的和平、撤軍、停火和領土主權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中烏領導人通話後,中方將派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赴烏克蘭等國訪問,這是中國被接受介入調停俄烏衝突的標誌。但中方被樂見的勸和促談到底能推動局勢有何變化還是未知數。停火、撤軍、領土主權、和平是談論俄烏衝突難以迴避的四個問題。

暫時停火有望實現

在以往的文章中,筆者多次談到,中國介入是俄烏局變的標誌。

戰爭進行到第二年,疫情之後美俄烏歐各方的經濟形勢都不樂觀,在各國財力和社會矛盾持續加劇的背景下,戰事已經進入了疲憊期。美軍歐洲司令部司令卡沃利(Christopher G. Cavoli)4月26日向國會表示,美國承諾向烏克蘭提供的戰車已經交付了98%。這說明美國的可作為空間有限。

尤其是明年美國將進行總統選舉,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已經表態參選,俄烏衝突持續下去是否有利於其競選還未知,民主黨不可能不考慮這一層關係。在美國總統選舉之際,俄烏衝突進入了一個可能達成和平的窗口期。

對俄羅斯來說,將烏東四州特別是頓巴斯地區劃入囊中,已經實現了構建戰略緩衝地帶的目標。美歐的制裁沒能打垮俄羅斯,但俄羅斯在經濟和金融方面受到的衝擊是明顯可見的,持久戰並不利於莫斯科。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左)及俄羅斯總統普京(右)。(Reuters)

美歐對烏克蘭的武裝,本身是請代理人對抗俄羅斯,花錢削弱了俄羅斯的目的已經達到。歐洲不只是要改買美國的高價能源,如果按照美國的設想吸納烏克蘭加入北約,歐洲將面對俄羅斯更加猛烈的炮火攻擊,無休止的戰爭損失的是歐洲的利益。

烏克蘭的經濟因為戰事造成的衝擊將影響深遠,損失的領土是否能夠再奪回都是未知數。加入歐盟北約未果,反而惹怒俄羅斯,作為大國夾縫中的小國,沒有美歐的支持下一步該如何選擇,烏克蘭應該心裏有數。

在各方俱疲的情況下,停火是可行選擇。中國能夠被各方接受介入俄烏衝突,本身就是重磅信號。

撤軍和領土主權可以商談

中烏領導人通話後,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在社交媒體上稱,如果要妥協領土就沒有和平,烏克蘭的領土完整必須恢復到1991年的國界線。在烏克蘭的敘述中,恢復領土完整是實現和平的前提。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北約多次釋放的訊息是俄羅斯撤軍、撤出烏克蘭領土是停火的前提。美國官員多次公開稱,停火等於坐實俄羅斯的佔領。

停火一定要以俄羅斯從已經佔領的領土撤出為前提嗎?俄羅斯不撤軍是否意味着烏克蘭領土主權的喪失?

從理論上來說,2022年2月俄羅斯承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的獨立公投,並派遣俄武裝力量進入頓巴斯地區,當時戰事是可控的,俄羅斯有撤出的空間。根據前聯合國秘書長執行代表、外交官米夏埃爾·馮德舒倫堡的調查,俄烏雙方2022年3月29日在伊斯坦堡就一項協議達成一致:俄羅斯撤軍,烏克蘭放棄北約成員資格並放棄在其領土上建立西方軍事基地。

2022年9月烏東四州入俄公投後,已經從法律上變成了俄羅斯的領土。俄羅斯撤軍會是局勢升級後莫斯科當局非常難以做出的決定。不過,如果澤連斯基政府有放棄北約成員資格的空間,俄羅斯未嘗不會在烏東四州的問題上有兩全的安排。

今年2月習近平訪俄期間達成的中俄聯合聲明未有提及烏克蘭領土完整。(Reuters)

赫爾松的烏克蘭族在赫爾松州人口佔比達82%,當地親俄勢力是非常弱小的,全靠俄軍武裝控制,未來也會對俄羅斯帶來巨大的治理成本。俄羅斯原本出兵的地區是頓巴斯,實際控制最強大的地區也是頓巴斯。烏東四州(盧甘斯克、頓涅茨克、扎波羅熱和赫爾松)全部入俄,不排除是俄羅斯向前邁進一大步,為有談判空間做準備。

俄羅斯是完全撤軍還是半撤軍,烏克蘭是完全放棄加入北約還是暫停加入北約,都是可以商討的。即便烏東四州的大部分控制權在俄羅斯手中,從國際法角度,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國際社會尊重烏克蘭的領土主權完整是不會改變的。因此不存在撤軍就等於坐實俄羅斯的實際佔領。歡迎中國介入談判,本質上是烏克蘭領土主權完整有保證的一步棋。

持久和平任重道遠

歐洲大陸的政治安全框架是建立在冷戰基礎上的,蘇聯解體後北約持續東擴收割地緣政治果實,而俄羅斯的抵抗從未停止。烏克蘭危機代表了這種結構性矛盾的集中爆發。

儘管在漫長的鬥爭中,俄羅斯在經濟體量等各方面都已經無法同歐洲大陸相抗衡,本質上已經失去了對歐洲大陸的威脅。同時,一個顯而易見的結果是,一味施壓和對抗既不能徹底打垮俄羅斯,也不能讓俄羅斯屈服。無論是歐洲還是俄羅斯都到了要考慮同彼此的和平相處之道的時候了。但是挑起歐洲大陸的軍事危機有利於美國加強對歐洲的控制。

以往美歐有共同的推動北約東擴的戰略利益,現如今頻繁的戰事也損害了歐洲的利益。俄羅斯的相對便宜能源在美國的阻止下進入歐洲的量逐步減少。只要歐洲在戰略上不自主,和平和安全的鑰匙就掌握在美國的手裏。

然而,俄歐之間的互信不是一天就能建立的,歐洲軍事上對美國的依賴並不是說擺脱就擺脱的,歐洲的戰略自主不是一天就能實現的。再加上覆雜的宗教鬥爭、地緣博弈、人權政治模式競爭,真正持久的和平並不會很快到來。

俄烏衝突對歐洲和俄羅斯來說教訓都是慘痛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美國實力相對衰落,國際格局正呈現多極化,應該以俄烏衝突作為構建持久和平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