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歷史性訪問太平洋島國 中國應該歡迎「法式印太戰略」嗎?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7月24日起一連五日,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將接連訪問法國海外領土新喀里多尼亞(Nouvelle-Calédonie)以及瓦努阿圖(Vanuatu)和巴布亞新畿內亞(Papua New Guinea)兩國,這將是史上首次有法國總統訪問主權獨立的太平洋島國。馬克龍十天前才在巴黎盛大迎接到訪的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此刻前往太平洋島國並非渡假而是要推動法國版的印太戰略,可見法國保衛自身「太平洋國家」定義的熱切並不亞於美國。

幾乎在同一時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也將到湯加(Tonga)為新的美國大使館揭幕,其後轉往新西蘭訪問並觀看美國隊在女子世界盃的賽事,最後將在28、29日到澳洲與此前訪問巴布亞新畿內亞的防長奧斯汀(Lloyd Austin)一同出席澳美部長級會議(AUSMIN)。

三人的同期訪問,揭示出法國和美國這兩個狹義的域外國家對南太平洋地區的地緣政治佈局有多重視。

對於美國而言,其印太戰略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圍堵中國。中國去年同位於這個澳洲「後花園」的所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合作協議之後,美國就趕忙加強在該區的外交參與,包括在多國重建大使館、舉辦美國太平洋島國峰會等。雖然拜登(Joe Biden)早前因國債上限危機而取消了到巴布亞新畿內亞,但美國卻如期與之簽署了防衛合作協議,據報將容許美軍使用該國6個基地15年。

美國國務卿有林肯將在7月24至9日訪問湯加、新西蘭和澳洲。(Reuters)

對於法國而言,印太地區局勢當然與中國國力和影響力的擴張密不可分,但法國在此跟在歐洲一樣強調獨立於美國(也獨立於中國)之外的自主戰略部署,目的是要製造不受中美兩強左右的第三勢力,法國自身一直強調自己是平衡和穩定的力量。

法國在此(曾)有三大支柱。一是法國的海外領土,在印度洋有三個,在太平洋則有四個(包括新喀里多尼亞),總計法國公民有160萬,它們所構成的專屬經濟區更佔法國總和的九成,使法國成為繼美國之後專屬經濟區面積最大的國家。

法國海外領土的分佈。(Wikimedia Commons)

二是澳洲。法國早在馬克龍上台前的2016年與澳洲簽訂了價值數百億歐元的潛艇軍事合作計劃,是為法國印太戰略的重要一環。這就解釋了為何拜登上台後秘密與英、澳協商,最終導致澳洲撕毀與法合約,改與英美以「澳英美同盟」(AUKUS)發展長期核動力潛艇和其他軍事合作之時,馬克龍為何會大怒至召回法國駐美大使。

第三條支柱則是印度。從6月底的莫迪訪美行程中,人們都看到拜登當局如何積極扶植印度國防產業和國防能力,以作為制衡中國的棋子。但法國在此比美國起步更早,在2018至2022年,法國的對印軍備出口比前四年增加了44%,追過美國成為印度排在俄羅斯之後的第二大軍備來源地(俄:45%;法:28%;美:11%)。拜登當局直到最近才開始急起直追。

不過與澳洲倒向英美的做法不同,莫迪得到美國軍事支持的同時也不忘法國,7月中訪問法國的時候就同時確認將向法國採購26架陣風戰鬥機(Rafale)和三架鮋魚級潛艇(Scorpène)常規動力潛艇,雙方並將加強在國防產業和安全領域的合作。

7月14日,莫曲訪法獲法國在羅浮宮設宴款待。(Reuters)

當第二條支柱澳洲因「澳英美同盟」而截斷一半之後,第一條支柱的角色就更為重要。在2021年9月澳英美「背叛」法國之後,馬克龍政府就堅決要在翌年法國大選之前進行新喀里多尼亞的第三次獨立公投,不理當時以卡納克(Kanak)族為主的「獨派」以新冠疫情為由押後投票的要求,最終在獨派幾乎全面杯葛之下在同年12月完成公投,其中支持留法者高達96.5%,比2018、2020年前兩次公投的結果高出40多個百分點。

留住新喀里多尼亞作為法國海外領土,是法國自我「太平洋國家」定位是主要理據。且由於法國是歐盟國家中唯一有海外投射能力的國家,法國的海外領土就變相成為了歐盟要變成「世界第三極」的不二法門。因此,在法國本土早被國人批評「反民主」的馬克龍,在新喀里多尼亞也同樣不計較民主與否——達成目標比程序正義更重要。

馬克龍這次新喀里多尼亞之行,是5年來首次。其首要目標也就是要穩定新喀里多尼亞的法屬地位。根據當地武裝獨派30多年前放下武器後與法國達成的協議,三次獨立公投若不獲通過,統、獨兩派就應該放下分歧共同謀發展,也就是說要獨派放棄獨立訴求。然而,由於馬克龍推硬第三次獨立公投,獨派不接受結果,馬克龍此行就是要理順公投之後的後續紛爭。

新喀里多尼亞的一處鎳藏場。(Wikimedia Commons)

但除了這個法國「內部」的問題外,與中國的競爭也是主題之一。新喀里多尼亞的鎳藏量佔全球10%,排在印尼、澳洲和巴西之後,對鋼材生產和電池生產都極為重要。當地鎳礦大多出口到中國提煉,法國政府一直有意扶助當地產業,過去6年已補貼超過20億歐元,卻未見成效。馬克龍可能也會為此提出進一步的方案,以建立關鍵產業的自主性。

眼見馬克龍本年4月訪華期間發表具爭議涉台言論、最近又阻止北約在日本建立辦事處,不少中國意見傾向將法國視為友好,但法國的戰略自主並非簡單地針對美國,而是要建立起像美國一般的全球實力。跟德國不同,法國是會派遣軍艦穿越台海向中國示威的國家之一。法國與中國暫時欠缺衝突,也許是不能太於不為。

馬克龍的印太戰略,與美國當然有分有合,何者居多難以估量。但對於法國以至歐洲的戰略自主,中國還是應該從具體事務上看,而非簡單以為掛着這個標籤的東西就是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