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間正在出現「陰乾」式脱鈎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在過去幾十年的全球化過程中,中美兩國結成了緊密的貿易關係。在全球化「蜜月期」時,中國對美國來說還是「無害存在」,中美之間在很多領域都形成了互補型的緊密合作關係。比如,在商品製造領域,形成了「中國製造+美國消費」的模式;在風險投資領域,形成了「美國資本+中國市場」的模式。

中美緊密合作的結果之一,是中美貿易規模極為龐大。即使是在中美地緣政治關係惡化、中美貿易摩擦持續4年多之後,據美方數據,2022年美國和中國貨物貿易總額仍然達到6906億美元的最高紀錄。中美兩國的經貿關係如同兩艘相互捆綁的十萬噸巨輪,彼此的經濟關聯、相互投資、人員往來十分密切,即使是想「脱鈎」(decoupling),談何容易?這種看法也是中美雙方評估脱鈎風險的重要基礎,也是國內一些人判斷中美無法脱鈎的底氣。

歐美國家在對華關係的策略變化,也支持了否定徹底脱鈎的看法。比如,過去美國在西方盟友中推動與中國脱鈎,但中美貿易規模越「脱」越大,顯示出短期內脱鈎並不現實。歐洲率先提出了與中國「去風險」(de-risk),這是一個與美國保持了相似的地緣政治態度、但經濟目標有所區別的策略概念。在2023年的G7廣島峰會上,包括美國在內的G7國家共同接受了「去風險」的策略。

圖為七國集團(G7)領導人2023年5月19日在日本廣島舉行峰會期間,到訪廣島和平紀念公園。(G7廣島峰會網頁)

不過,這是否意味着美國放棄了與中國脱鈎?中國在中美脱鈎問題上就不用擔心了?顯然不是!

安邦智庫(ANBOUND)的研究人員認為,分析中美關係要基於一些基礎的邏輯。在中美關係中,美國所做的一切都基於其國家安全戰略,核心是遏制長期戰略競爭對手的發展,而中國「不幸榮膺」美國的頭號戰略競爭對手。中美之間的這種博弈關係剛剛開始,在達到新的動態平衡或相容之前,中美博弈有可能持續二、三十年的時間。在這一戰略框架下,中美脱鈎並不是不可能發生。

以中美之間最緊密的貿易關係為例,一個值得注意的跡象是,中美之間日益加深的對抗正在侵蝕這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關係,來自中國的商品在美國進口商品中所佔比例已降至20年來最低水平。

《華爾街日報》對美國人口普查局最新公布的貿易數據進行的分析顯示,今年前六個月,中國在美國商品進口中的佔比為13.3%,低於2017年全年21.6%的峰值,創下自2003年(即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兩年後)全年12.1%的比例以來的最低水平。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左)7月8日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會面。(Reuters)

這一轉變始於2018年,當時特朗普政府對一系列中國產品加徵了關稅。新冠疫情期間,口罩和半導體等產品的短缺促使企業重新思考其供應鏈。今年,隨着中美先進技術之戰愈演愈烈,一些公司切斷了對中國的依賴。美國總統拜登不久前發布了行政命令,禁止美國投資某些中國先進製程晶片、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繼續加大對華施壓力度。

中國在美國進口中所佔份額的減少並不是來自某一種產品或某一個國家的進口發生巨大變化的結果,而是數十個行業和國家供應鏈的緩慢變遷推動了這一趨勢。其中一個因素是生產向其他亞洲國家如東南亞和印度轉移。從2019年初開始,中國在美國進口中所佔份額下降到了印度、泰國和越南等其他25個亞洲國家的總份額之下。根據普查數據,在截至今年6月的12個月中,這組國家在美國進口中的佔比為24.6%,中國佔14.9%。

6月份墨西哥在美國進口中所佔份額與中國不相上下。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使墨西哥在作為美國的供應基地方面成為了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的有力競爭者。後疫情時代推動供應鏈縮短的行動,增加了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優勢。如果將出口與進口的美元價值合併計算,墨西哥現在是美國的頭號貿易伙伴,其次是加拿大,中國被擠到了第三位。這一轉變反映了近期美國對華出口份額的下降,以及中國在美國進口中所佔份額的長期下滑。2023年上半年,中國佔美國貿易總額的10.9%。墨西哥以15.7%居首,加拿大緊隨其後,佔15.4%。

2023年6月30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接受中國新任駐美國大使謝鋒遞交國書。拜登總統歡迎謝大使履新,並就中美關係進行交談。(中國駐美大使館)

實際上,中美貿易的萎縮是全方位的。近期以美元計價的中國產品進口額以及中國產品在美國總進口中的佔比均有所下降,而且出現在各產品類別中。在截至6月份的12個月裏,機械類產品的進口額按年減少了166億美元。同期,中國在美國機械類產品進口中所佔份額從25.3%降至21.1%。機械類進口包括泵、空調和電腦。在截至6月份的12個月中,美國進口的中國產電子產品按年減少134億美元。中國在美國電子產品進口中的佔比從32%降至27.9%。中國傢俱在美國傢俱進口中所佔份額受關稅措施影響開始下降。在截至6月的12個月中,中國傢俱在美國傢俱進口中佔比25.7%。而越南、墨西哥和加拿大傢俱合計佔同期美國傢俱進口的49.4%,這高於2020年初的41.8%。

我們要指出的是,在中美關係持續轉壞、長期不可能好轉的預期下,中美傳統的貨物貿易並非不可替代。正如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看法,「現在企業都很清楚,中美之間在貿易、技術和其他方面的衝突不會消失,」因此,「企業已經開始設法降低風險。」當企業開始行動時,脱鈎就發展到製造端了。而在市場需求端,前述變化已經顯示,美國買家正在轉向從墨西哥、歐洲和亞洲其他地區購買從電腦晶片、智能手機到服裝等商品。當量變累積到一定程度時,脱鈎必然會發生。

最終分析結論:

中美貿易關係緩慢而不斷地被削弱,實際上是中美兩國之間「陰乾」式脱鈎的過程。對美國來說,這種貿易替代並沒有什麼損失,但對於中國來說,這種「陰乾」式脱鈎的損害會非常大。因此,對於當前中美貿易發生的細微變化,中國方面應該保持高度的關注。

本文原載於安邦智庫2023年8月21日的「每日經濟」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