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發展主義國家」與「非發展主義國家」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中國現在已是對外投資大國。據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和國家外匯管理局日前聯合發布《2022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2022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1631.2億美元,為全球第2位,連續11年列全球前三,連續7年佔全球份額超過一成。2022年末,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達2.75萬億美元。

從對外投資區域看,2022年末,中國境內投資者共在全球190個國家和地區設立境外企業4.7萬家。近60%分佈在亞洲,北美洲佔13%,歐洲10.2%,拉丁美洲7.9%,非洲7.1%,大洋洲2.6%。非洲在中國的對外投資中雖然不是佔比最大,但由於非洲在國際政治上的價值、資源稟賦以及發展基礎等特點,非洲未來的投資潛力很大。

據非盟與經合組織2023年聯合發布的《非洲發展動態報告》,中國對非投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在2017年至2022年,中國對非直接綠地投資為740億美元,佔域外對非直接綠地投資的18%。中國是東非地區的最大投資國,佔外來投資的20%。目前有3000多家中國企業「深耕非洲」,民營企業佔中國在非企業數量的70%以上。安邦智庫(ANBOUND)的研究人員認為,東南亞、南亞、南美洲國家是當下有能力承接中國投資並替代部分「中國製造」的區域,非洲則是未來具備此種能力的潛力地區。從中長期來看,非洲是一個有紅利的大陸。

不過,非洲國家眾多,區域面積廣大,國家之間政治、經濟、資源、人文環境的差距不小,不能簡單地視之為單一市場,或者粗略地分為幾個大區市場。中國電力建設集團駐外工程師曹豐澤在非洲有實際的工作經驗,對部分非洲國家有接地氣的觀察(《文化縱橫》新媒體,2023年9月)。基於其個人工作經歷和觀察,曹豐澤將非洲國家簡單分為兩類:一類是發展主義國家,另一類是非發展主義國家。典型的發展主義國家有坦桑尼亞、贊比亞、肯尼亞、斯威士蘭等;典型的非發展主義國家有剛果金(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南非等。

發展主義國家最典型的特點就是「大推進」、「大發展」,即儘可能地集中國家資源,去推進公共設施的發展。比如提供電力、基礎設施,如公路交通、鐵路交通、港口、農業灌溉、供水、教育、基礎醫療。這些東西是一切工業和現代生活的基礎,投資巨大,回報周期長,基本上只能由政府來做。但是一旦做起來後,資本會自發地過來投資建廠。如何獲得公共設施建設的資金,不管是賣礦也好,依靠廉價勞動力也罷,還是去其他國家借貸,這是非洲國家需要想辦法去解決的。

剛果金2023年12月將進行大選。圖為尋求連任的總統齊塞克迪(Félix Tshisekedi)向支持者揮手。(Reuters)

以坦桑尼亞為例,該政府為了建設一個水電站,把國內消費稅提到非常高,還有一些賣天然氣的收入和旅遊業的收入,然後純粹通過政府自籌資金,沒有貸款,就把一個水電站修起來了。該水電站的發電量大約是三峽水電站的十分之一,但在非洲算是大型水電站了,建成之後會把整個坦桑尼亞的發電量翻一倍。在非洲國家,工業化早期雖然辛苦,但也有一個好處,正因為這些國家沒怎麼開發,做項目都是先易後難,不管想幹點啥,都是好啃的肉,難啃的骨頭暫時先不用啃。所謂好吃的肉,就是做項目往往財務狀況很好,成本非常低,收益非常高。比如坦桑尼亞的這個水電站項目,簡單測算,在最不利的情況下十年也能回本,再往後就是一個全自動印鈔機。與非洲國家相比,中國現在的發展階段就是進入到啃骨頭的階段,這是發展階段不同導致的差別。

再看看非發展主義國家。以剛果金為例,這個非洲國家極其混亂,政府的控制力僅限於幾個主要城市中的主要部分,絕大多數地方都是荒蠻的無政府狀態,連軍閥割據都算不上。同時,剛果金的礦產資源極為豐富,如果剛果金有一個中位數水平的政府,其礦產能夠以一個正常價格賣出去並且造福剛果金百姓的話,那剛果金已經是非洲的發達國家了。但現實完全不同,礦產資源帶來的財富被來自各個國家的冒險家們與剛果金的地頭蛇瓜分,剛果金老百姓是什麼都得不到的。這個國家的錢特別多,但物資供應跟不上,結果就是物價奇高無比,可謂「非洲水平的收入,美國水平的物價」,可想而知剛果金老百姓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剛果金不是發展主義國家,因為它從根本上不具備選擇自己發展路徑的權利。

再看南非。南非其實不是一個典型的發展中國家,它曾經非常強大,是從一個發達國家跌落回發展中國家的,在非洲諸多國家中有一些特殊性。我們知道,南非過去的經濟成就很大程度上是舊南非時代創造的。事實上,南非對整個非洲的產業經濟有一定的霸權,在整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基本上只有這一個工業國家。南非的產業,從農業到工業再到服務業,在整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都享有近乎壟斷的支配地位。非洲本土的產業在南非面前幾乎毫無還手之力,而受限於地理距離與政治距離,在非洲大陸上,東亞和歐美的產品想要與南非競爭也同樣不那麼容易。在坦桑尼亞、贊比亞、津巴布韋等國,一名普通消費者所能購買到的任何一件稍微體面的商品,十有八九都是南非品牌。時至今日,仍是如此。

巴西總統盧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印度總理莫迪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2023年南非金磚國家峰會期間拍攝合照。(Reuters)

在曼德拉革命之後,南非的經濟發展可以說是在持續倒退。可以與南斯拉夫做個比較。1990年,南斯拉夫的人均GDP為3800美元,與南非基本相當。三十年過去,伴隨着東歐巨變,南斯拉夫解體成了多個小國家。其中最慘的是塞爾維亞,到2021年的人均GDP為9200美元,南斯拉夫碎片中最發達的斯洛文尼亞為23500美元。與之相比,一路風調雨順了三十年的南非,2021年的人均GDP是7055美元,約為中國的60%,塞爾維亞的75%。2021年,南非的發電量為21.5萬吉瓦時,僅比1990年高約40%,相比2019年減少了7.4%,降至自2006年以來的最低點,且仍在迅速下降中。南非全國目前正在運營的火力發電站有15個,其中13個電站是1990年前建成的,其平均服役時間超過了43年。與此同時,南非的治安也是幾個東南非國家裏最差的。

為什麼曾經強大的南非,現在卻陷入了發展陷阱呢?對此問題的討論非常多。曹豐澤的看法是,南非可能在國家整體治理思路上出了問題,因為曼德拉革命後的南非,整個國家的重點目標,就不是放在發展,而是聚焦於分配!安邦智庫的研究人員認為,對南非發展的這種觀察是有見地的,如果一個國家關注的重點不是持續地把蛋糕做大,而是重點考慮如何分蛋糕上,這就是一種方向性的錯誤,即使過去有再好的底子,也會在發展放緩甚至停滯的情況下被揮霍掉。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無論如何,「發展」就是這個歷史階段國家生存與進步的真理。

南非經常停電,民眾自購石油氣作為後備能源之用。(Reuters)

實際上,「發展主義」與「非發展主義」的分野,對於中國來說同樣值得重視。即使中國已成為全球經濟規模第二大的國家,即使中國的經濟發展在數字上已超過南非,但不要忘了,中國仍然是一個還未跨過「中等收入陷阱」的發展中國家,仍然需要堅持「發展主義」,中國需要時刻警惕,面對未來的種種壓力和困難,中國現在根本沒有吃老本的資本。

最終分析結論:

中國未來的發展,仍需要在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開放,努力堅持全球化。以中國的現實國情,我們估計,中國的發展可能永遠都需要全球能源、全球資源、全球市場、全球貿易。為此,對外投資、對外貿易、對外資源交換將成為中國的長期政策。在這一背景下,在非洲尋找「發展主義國家」,區分出「非發展主義國家」,對於已經「走出去」或準備「走出去」的中國企業來說,在戰略決策上都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文原載於安邦智庫2023年10月9日的每日經濟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