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忙於戰爭中國促和 以巴戰爭會否是又一個分水嶺?

撰文:陸一
出版:更新: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一週內兩度訪問以色列,兩艘美國航母將部署中東,一支2000人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快速反應部隊也正在前往以色列沿海海域。甚至連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都將親自前往以色列以表達支撐。俄羅斯提出的呼籲停火決議草案未獲安理會通過,美國、英國、法國、日本就投了反對票。據報道稱,拜登此行以色列將會了解以色列如何以「平民傷亡最小化」的方式實施其行動。換句話說,美國是支持以色列的行動的。目前,以色列軍隊已開始一場旨在摧毀哈馬斯(Hamas)的軍事行動,對加沙實施空中打擊。可見,美國的選擇是「以暴制暴」,並無意停止這場戰爭。

這次巴以衝突與以往不同

這次巴以衝突與以往不同,最直觀的不同體現在數據上。以往巴以衝突中,巴勒斯坦一直都被打得很可憐,以色列則仗勢欺人。這次巴以衝突則不一樣,以色列傷亡嚴重,報道稱連美國都有人員傷亡,雖然可能是間接的,但依然很說明問題。這次巴勒斯坦無論是打法,武器,還是氣勢都不同於以往,這並不是巴勒斯坦自己能主動改變的,背後肯定有「高人」指點,「高人」是誰,雖不得而知,但也基本有數。

另一個不同是,世界各國的態度與以往不同,這點是非常重要的。綜合沙特媒體《阿拉伯新聞報》(Arab News)、路透社等10日報道,當地時間周一,沙特阿拉伯王儲兼首相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在接聽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Mahmoud Abbas)的電話時表示,沙特將繼續支持巴勒斯坦人實現其合法權利,正盡一切努力停止衝突,並強調其在衝突中應遵守國際法,不以平民為攻擊目標。布林肯原本試圖說服埃及和沙特領導人接受美國對巴以衝突的立場,布林肯與穆罕默德在利雅得的會晤原定在晚上舉行,但穆罕默德讓布林肯等待了數小時之久,直到第二天上午才現身。此外,會談一開始,穆罕默德就開始「強調」以色列需要停止「奪走無辜百姓生命」的軍事行動,並解除「對加沙的封鎖」,恢復水電和燃料供應,沙特王儲還呼籲停止「當前的衝突升級」。這些表態都與美國的政策產生了直接矛盾。

圖為2023年10月15日,沙特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右)接見訪沙的美國務卿布林肯。(Saudi Press Agency via Reuters)

一方面是因為美國控制世界能力下降,使得美國力量不但解決不了巴以衝突問題,甚至連中東穩定都維持不了了,在這種情況下巴勒斯坦人必然會為自己的獨立而做出新的動作;另一方面,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實際上已經宣告中東的戰略格局已徹底發生變化。這一變化的結果是國際秩序重組的進程加速,巴以和平作為美國執柄世界權力的支點,不出現鬆動是不可能的,而一直受到壓制的巴勒斯坦一定會藉機尋求新的機會。

在以巴衝突白熱化的時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應約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了電話。根據中國外交部公布的信息,這次通電話是王毅「應約」同布林肯進行電話交談。這其實說明,美方自知在解決巴以衝突問題上離不開中國,需要與中國進行協調,共同應對。

中東進一步去美國化

烏克蘭戰爭打了600多天,俄羅斯沒有拖垮,美歐的輸血也快堅持不下去了。眼看着對烏克蘭的支持難以為繼,如今又爆發了以巴以戰爭。而這場戰爭背後,實際上美國才是罪魁。如果不是與美國的關係特殊,如果沒有美國這個堅強的後盾,以色列也不敢如此大膽在中東不斷進行戰爭行動和挑釁。正因為以色列清楚,只要開戰,美國必然支持和參與,所以才有了目前這個非常緊急的狀態出現。

以巴戰爭一起,拜登第一時間就激進的表態,且第一時間就「做好了戰爭的準備」。如今一個航母打擊群已經就位,另一個打擊群也在路上。無條件的支持,就等於是要無條件的參戰。

儘管首要的是威懾中東各國不得輕舉妄動,可能否威懾得住還真的說不好。儘管伊斯蘭世界各國有顧慮,可隨着加沙人道主義災難的加劇,介入戰爭的武裝會愈多。

目前,除了美國之外,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強烈的呼籲停火止戰。絕大多數國家都在指責以色列在製造更大的人道主義災難。雖然北約、歐盟以及歐洲大國第一時間就站出來指責哈馬斯,並且表達對以色列的支持,可目前也都改了口。路透社報道,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10月10日指責以色列政府對加沙實施全面封鎖違反國際法。而後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也沒有再發聲了。這一定程度上表示歐洲不會跟着美國介入戰爭之中。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2023年1月11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出席會議。(Reuters)

如果以色列對加沙進行大規模地面進攻,會引發重大的人道主義災難,那就很可能引發伊斯蘭世界的同仇敵愾。伊朗已經警告稱,以色列準備對加沙地帶發動地面進攻之際,伊朗可能「在未來幾個小時內」對以色列採取「先發制人的」行動。一旦以巴戰爭擴大化,美國有可能重陷中東戰爭陷阱。

不管怎麼說,目前美國首要面對的是俄烏和以巴兩場戰爭。重要的是,以色與伊斯蘭世界的關係會重新出現大倒退。而伊斯蘭世界對美國則肯定是會更加疏遠。無論如何,中東的地緣政治都會進一步去美國化。即使美國不完全失去中東的戰略控制權,中東也將成為美國的一大戰略心病。

另一個角度說,儘管是哈馬斯大規模攻擊以色列在先,可美國的拱火態度和行為,顯然會製造更大的人道主義災難,已經引發了世界普遍的不滿,美國的秩序和價值觀必然會引發世界的重新審視,會強化世界建立新的沒有美國霸權的更能體現平等的秩序的緊迫感。

中國外長王毅2023年10月13日下午在北京會見訪華的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後,兩人舉行記者會(Pool via REUTERS)

中國呼籲停火止戰 中東國家和解

就在美國忙於窮兵黷武的拱火和發動戰爭的時候,中國不斷呼籲儘快停火止戰。中方呼籲儘快召開國際和會,推動達成廣泛共識。中國政府中東問題特使已經開始訪問中東地區有關國家,為推動停火止暴、局勢降溫作出積極努力。

王毅表示,大國要堅持客觀公正,保持冷靜克制,帶頭遵守國際法。大國要有大國的擔當,如果偏袒一方,拱火澆油,帶頭違反國際法,將無助於國際熱點問題的解決。「中方將繼續推進勸和促談,同時希望美方切實發揮建設性負責任作用,推動問題儘快回到政治解決的軌道上來」。

在北京看來,軍事手段沒有出路,以暴易暴只會造成惡性循環。中方認為,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落實「兩國方案」,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實現巴以雙方和平共處。這是中方的一貫主張。只有「兩國方案」完全落地,中東地區才能迎來真正的和平,以色列也才能獲得持久的安全。

就在王毅與布林肯通話後,接着與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土耳其外長費丹分別通話。沙特、伊朗、土耳其,都是中東局勢的攸關方。王毅在與費薩爾通電話時,批評以色列的行為已超愈自衛範圍,並應認真傾聽國際社會和聯合國秘書長的呼籲,停止對加沙民眾的集體懲罰。在與土耳其外長的通話中,還進一步表示,巴以局勢發展到今天的地步,根本原因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建國權長期遭到擱置,生存權長期不能落實,回歸權長期遭到漠視。這種歷史不公應當儘快結束。中國將繼續站在和平公道一邊,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維護自身民族權利的正義事業。

圖為2023年10月17日,美國總統拜登拜登來到安德魯斯空軍基地(Joint Base Andrews)準備登機飛往以色列。(REUTERS)

中國一直致力於讓中東國家和解。在北京看來,如果繼續向當前美國主導的模式走,基本上會繼續保持死局且永遠無解。如此長期持續,當美國衰落,對以色列來說將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站在一個中立角度說,以色列和中東實現民族和解,大家和平共處,恐怕是彼此最好的出路。

該如何實現和解呢?在現階段,最容易邁出一步的選擇其實是經濟的發展與融合。僅靠以色列和中東國家,這個經濟既難取得持續發展的成就,又難做好融合,只有更大的發展潮才能帶動一個區域走向和平發展的道路。就現階段來說,歐亞大陸經濟整合,是能夠幫助到中東伊斯蘭國家和以色列實現真正和解的。如今,最能代表歐亞大陸在經濟整合發展方向的就是中國提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

稍早之前,上合、金磚的擴編,「全球南方」被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其實意味着發展中國家或非西方國家抱團取暖共同推動世界發展和治理的願望更加的強烈。眼下,以巴戰爭還在白熱化,傷亡人數還在急速上升,萬里之外,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則在北京舉行,這被視為是中國又一次重要的主場外交。隨着一帶一路建設取得的巨大成果,愈來愈多被賦予了地緣意義。這是一個不帶附加條件不體現霸權的平等的合作體系,代表的是新的世界合作發展和治理新理念,對推動世界秩序重構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圖為2023年9月2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揮手。(Shi Tang/Getty Images)

應該說,儘管戰爭嚴重破壞了世界局勢對中國也會產生不利影響,但卻有利於中國推動建立新的合作和全球治理體系。中國推動合作是為了讓世界抵制和削弱霸權,是為了建立更加平等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體系。

美國拱火戰爭,是為了展示美國的霸權,是為了讓世界接受美國霸權或美國例外美國優先。忙於戰爭或陷入戰爭泥潭的美國,自然是無暇顧及自身的發展,也無力推動建立新的合作體系,可以說是遏制自身的發展為代價。同時也是在嚴重消耗自已的實力與信譽,這與中國推動的世界合作形成鮮明的對比。

冷戰後是美國最強大的時代。在這種情況之下美國的獨霸世界戰略都失敗了,在世界局勢已經發生巨大變革的時候,還想贏得重構世界秩序的戰略優勢,還想繼續獨霸世界,那就更不可能了。美國自身發展在放緩,霸權在削弱,實力在消耗,聯盟在分裂,世界局勢在朝向不利於美國的方向演變。此時的美國還在忙於拱火和發動戰爭,這等於是嚴重的自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