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美關係走向的探討|安邦智庫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進入2024年,世界面臨的不確定性並未減少。當世界高度地緣政治化、甚至要靠動拳頭才能相處的時候,對世界局勢能夠產生實質作用、帶來全局性變化的影響,來自主要大國之間的博弈。這時候,觀察一些主要大國的處境、能力和動機,對於未來形勢會有一個基本判斷。在這裏,安邦智庫(ANBOUND)的研究人員選擇中國、美國和俄羅斯進行簡要分析。

在主要大國中,俄羅斯的處境已經被鎖定。昔日的全球第二軍事大國,現在已深陷自己挖掘的烏克蘭戰爭泥潭,「去國家化」效應將會持續很久,使得俄羅斯與世界的主要部分長期隔離,在經濟、科技、金融、外交等多個領域,都處於持續衰敗之中。俄羅斯的未來世界是殘缺的,可能在未來一代人的時間內,俄羅斯和俄羅斯人都只能與世界的一部分交往。

美國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不僅綜合實力穩居全球第一,在科技、金融、軍事等領域更是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不過,與冷戰結束後持續20多年的絕對無敵的「單極世界」時代相比,美國的地位正在趨勢性地變成「相對強勢」。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發展,使得美國無法憑一己之力對世界「控盤」。近年美國國內加深的政治分裂,也對美國的外交政策和行動有着明顯影響。簡單說,美國需要與盟友保持緊密團結、一致行動,才有可能「治理」世界。如果美國與盟友之間不夠團結,盟友對美國缺乏信任,再加上美國因國內政治變化(如特朗普重回白宮)而從世界事務中撤出,這將會顯著影響世界。

習拜會・習近平・拜登・中美關係:當地時間2023年11月1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拜登在斐羅麗莊園舉行中美元首會晤。這是會談後,拜登親自將習近平送到上車處道別。(新華社)

中國是最大的新興國家,也是對世界有影響力的重要國家。中國的綜合實力目前可能仍處於過去的上升慣性中,但上升速度正在明顯衰減。中國面臨的主要問題和風險不在外部壓力,而在內部發展問題——經濟增速放緩、債務增多、金融風險累積、資本市場崩塌、房地產市場低迷、外資撤離、市場信心不足等,多種風險和問題疊加,使中國經濟面臨很大的內部風險。中國的外部風險主要來自中美關係惡化及中美博弈。當美國將國家安全戰略的重點調整為遏制長期戰略競爭對手的崛起和競爭時,中美關係長期低迷就是確定無疑的明牌了。

在這個背景下來看2024年的中美關係,基本格局不會發生大的變化。無論特朗普是否回歸白宮,中美關係都不會有顯著變化。看拜登政府上台後的中美關係會發現,美國對華關係可能是美國政治更替中最具有政策連續性、政治態度最穩定的事情。可見,經過了數年的逆全球化和地緣政治動盪衝擊之後,中美關係已發生了重大改變,對中國的擔心和遏制已成為美國社會的廣泛共識。戰略和格局不變,2024年的短期中美關係也不可能顯著變化。

中美經濟工作組2月5日至6日在北京舉行第三次會議(中國財政部)

新加坡巡迴大使、前駐美國大使陳慶珠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曾對國際局勢和中美關係提出了她的判斷:2024年的中美關係是「戰術性穩定」,需要競選連任的拜登不希望中美關係不穩,而中國也需要專注為國內經濟問題找解決的藥方。陳慶珠警告,拜登政府的對華科技出口限制不會停止,會有更多中國企業與個人被列入受制裁的「實體清單」。她還判斷,美國遏制中國大陸不會從台灣下手,而會從科技領域下手。整體來看,陳慶珠認為,「2024年會是不可預測和易變的一年」,世界將往「不對稱多極」方向演變,但美國還是「最高的一極」,中國則是另一極。

陳慶珠對中美關係的判斷有其合理性。安邦智庫的研究人員傾向於認為,2024年的中美關係不會出現格局變化,但會在科技、經濟等領域,進入更加「細密」、綿裏藏針、實質性的博弈。由於供應鏈重構、密接生產的調整已持續數年,中美關係中曾經被認為最不可能脱鈎的經濟領域,有可能出現更加明顯的脱鈎、斷鏈現象。比如,隨着全球生產製造在中國以外重新佈局,很多跨國公司落實「中國+N」的投資策略,中國在貿易、投資、科技領域與美國及西方的「脱鈎」會更加惡化。特朗普雖然還未當選美國總統,但他對全部中國輸美商品加徵60%關稅的威脅,將會加劇外資和部分中國企業的投資外移。

最終分析結論:

在中美關係基本格局已經確定的背景下,2024年的中美關係不太可能出現結構性、格局性的重大變化。在中美雙方都會加強約束的情況下,台海問題不太可能出現失控危機。不過,在經濟、科技與貿易等領域,中美之間的實際「脱鈎」則可能會加劇。中國仍然要高度重視安邦研究人員過去曾警示過的風險——在重構後的全球化新格局裏,中國可能不在其中。

本文原載於2024年2月7日的安邦智庫每日經濟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