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政策》:歐洲尋求終結美元霸權

撰文:卓朋序
出版:更新: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上週報導:歐盟兩巨頭,法國及德國的高級官員正商議推出反制措施,以抗衡美國的金融霸權及其單方面推動制裁的能力。

德國外交部長海科·馬斯(Heiko Mass)上月已呼籲歐盟應追求金融自主,以防在外交政策上被華府牽制;德國政府其他高級官員亦提出具體建議,務求削弱美國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影響力,防止其利用金融工具制裁全球範圍內的企業。法國經濟部長勒梅爾(Bruno Le Maire)也在上週的一場演講中提及類似想法。他呼籲歐盟「建立擺脫美國控制,完全獨立的金融機制」。「我希望歐盟能把握自己的主權,而不是美國的傀儡」他提到。

德法兩國官員的提議包括:強化歐元地位;建立獨立於美國SWIFT體系的銀行交易結算系統;設立歐盟基金補償因同制裁國家維持貿易,而受美國懲罰的歐盟企業。早前,美國在伊朗未違反核協議的情況下,單方面退出協定,更威脅制裁仍同伊朗維持貿易的歐洲企業,令後者被迫放棄伊朗市場,損失慘重。

法國能源公司道達爾明言難以避免退出伊朗。(視覺中國)

最近幾年,俄羅斯、委內瑞拉等國都試圖挑戰美國的金融霸權及制裁能力。俄羅斯曾嘗試利用加密貨幣,並建立獨立支付體系;委內瑞拉則試圖以「石油幣」突破經濟困境;就連朝鮮都試圖用加密貨幣突破美國製裁。可以看出,想到這些「破解招數」的都是美國及其盟友眼中的「流氓國家」。「但如今,流氓俱樂部或許會迎來新成員了」一位來自布魯塞爾的智庫學者提到。

自二次大戰結束以來,美國便主導國際金融體系。美元的全球貨幣地位,令美國金融地位大幅提升:大部分國家企業都用美元做生意,而這些美元大多經過美國銀行,令華府成為環球範圍內的「經濟警察」,然而這一地位不時令美國政府濫用權力。自1990年開始,華府便將經濟制裁作為重要外交工具:從貝爾格萊德到平壤,從巴格達到德黑蘭,經濟制裁成為「不見血的武器」。而2011年9-11事件發生後,動用經濟制裁的頻率更達到歷史新高。

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在5月就聲明將會以「防衛法規」對抗美國對伊制裁 (視覺中國)

在美國,許多政策制定者都擔心經濟制裁被濫用。奧巴馬第二任期的財政部長傑克·盧(Jack Lew)2016年的一次演講中便預告了濫用制裁的風險。曾經主管國際制裁的財政部官員約翰史密斯(John Smith)亦提及「一直以來,政府內都存在對制裁濫用的擔憂。」

今年春季,美國宣布就俄羅斯三年前入侵克里米亞追加制裁,更增添了這份憂慮。不少歐洲國家都同俄羅斯有密切的商貿聯繫, 而歐洲企業更對聽從政府指示同伊朗維持貿易,卻被迫撤出市場損失慘重,而感到不滿。在史密斯看來,如今制裁工具的最大弊端在於 「他對美國傳統上的戰略對手俄羅斯、中國等不起作用;卻反過來施壓美國的歐洲盟友。這令美國外交走向孤立。」

大批克里米亞的支持者,出席了普京在當地的競選活動。(路透社)

更宏觀地看,制裁風波也暴露出美歐一直以來的深層矛盾。50年代時,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曾以拋售英鎊的方式,對英國在蘇伊士運河的行動施壓;60年代,法國總統戴高樂更推出北約;而在2003年時,法、德兩國更因伊拉克戰爭同美國產生巨大分歧。「對歐洲來說,他們想要展示自己不是美國的附庸,可以肆意被特朗普政府欺凌。他們要讓特朗普知道美國需要歐洲認可,就像歐洲需要美國一樣。」一位奧巴馬時期的國家安全官員說到。

然而,他也認為歐洲想推出獨立金融體系的行為,有些徒引紛爭。即使在「反美」意願較為強烈的德國,政界仍存在較大分歧。總理默克爾似乎不大接受自家外長提出的建議,認為獨立的金融體系會引發洗錢和金融犯罪的風險。更何況,如今德國和法國正一道推動歐盟改革,獨立金融體制這樣激進的建議不利於歐盟各國凝聚共識。

法國總統馬克龍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聯手推動歐盟改革。(視覺中國)

事實上,要構建獨立金融體制便必須打破美元的核心地位,絕非易事。上個世紀,日本曾有所類似嘗試,卻不得善終。畢竟,即使美國利用金融優勢作為政治工具,大部分國家仍將美元視為相對穩定和可靠的貨幣。但若這樣的趨勢持續,美國以自己的外交政策,持續打壓外界對美元的信任,終有一天將引發劇烈的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