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加強中小學生勞動教育 洗碗掃地等家務將成為家庭作業

撰文:崔德興
出版:更新:

隨著內地經濟日漸發達,新一代兒童亦往往變得嬌生慣養,不需要負責做家務,也較少參與社會活動。
有見及此,浙江省近日出台《關於加強中小學勞動實踐教育的指導意見》(下簡稱《意見》),要求學校應安排適量的勞動家庭作業,如洗碗、洗衣、掃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務;學校亦應建立勞動實踐評價制度,並記入學生的綜合素質檔案,作為升學、評優的參考。

《意見》提出校內、家庭、校外等勞動要求。學校應安排適量的勞動家庭作業,包括洗碗、洗衣、掃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務。(視覺中國)

《意見》指,「勞動實踐教育」在學校、家庭、社會中都被淡化,中小學教學中普遍片面重視學習書本知識,忽視知識的產生、發展過程及在現實生活應用。加上中小學生的勞動實踐機會減少、意識缺乏,出現一些學生勞動觀念偏差、輕視勞動實踐、不會勞動實踐、不珍惜勞動成果的現象。

對此,《意見》要求探索整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等學科的「跨學科學習活動」。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要結合當地資源,開發設立家政、烹飪、手工、園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勞動實踐類拓展課程。普通高中應結合當地產業和學生需求,開發豐富的職業技能類選修課程。

向學生提出校內、家庭、校外等勞動要求

《意見》又提出校內、家庭、校外等勞動要求。校內勞動方面,要求學校開闢專門區域種植花草樹木或農作物,嘗試展開無土栽培,讓學生負責;有條件的學校可適當展開養殖;開展與勞動實踐有關的興趣小組、社團、俱樂部活動;進行手工製作、木工製作、電器維修、班務整理、室內裝飾、勤工儉學等實踐活動。

家庭方面,學校應安排適量的勞動家庭作業,包括洗碗、洗衣、掃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務。同時要轉變家長的觀念,使他們懂得勞動在兒童學習、生活和長遠發展中的意義和作用。同時,將校外勞動實踐納入學校教育工作計劃,小學、初中、高中每個學段都要安排一定時間的農業生產、工業體驗、商業和服務業實習等。

此外,《意見》要求學校建立學生勞動實踐評價制度,包括參加勞動實踐次數、態度、實際操作、成果等,記入綜合素質檔案,作為升學、評優的參考。以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為中考命題重點,加強試題與社會實際與學生生活的聯繫,加強對在真實情境中問題解決能力的考查,逐年增加此類試題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