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貸」還債有得傾? 學生被追數2萬 高校輔導員劈到7500

撰文:姜庚宇
出版:更新:

近年來「校園貸」在內地高校盛行,不僅學生深受其害,也給教師帶來全新挑戰和管理壓力。從事高校輔導員工作9年的范雪陽,就曾多次為學生與貸款方、催債方談判,甚有遭受各種騷擾和威脅。不過,他的談判時有奏效,甚至幫助一名學生將2萬元(人民幣,下同,約合2.26萬港元)貸款本息劈到7500元(約合8470港元)。

內地「校園貸」借5000要還2萬,高校輔導員談判劈到7500。(示意圖/中新社)

內地「校園貸」近年爭議不斷,由於利息過高、條款模糊、循環「套貸」等原因,許多大學生為此付出高額本息甚至不惜退學、自殺。從事高校輔導員工作9年的范雪陽,目睹了不良貸款從線下走到線上的過程,並多次與貸方談判,幫助學生走出「校園貸」陰霾。

2010年12月,數名校外人員來到學校,找校內一名劉姓學生追討3000元債款。范雪陽介入了解到,劉同學是從校外一間小額貸款店借款2000元,但卻被要求寫下3000元的借條,即利息高達1000元。范雪陽帶着學生向警方求助,但卻無法證明借款為2000元。最終,范雪陽借給學生3000元用於還債,了結此事。

「這實際上就是校園貸的前身——線下借貸」范雪陽說,直到2013年他才意識到,校園貸已悄然從線下發展到線上。當年11月底,有校外人員到學校要求一名朱姓學生還款3000元,范雪陽透過學院查出7名學生涉貸。其中,2名學生只在線下實體店貸款,另5名學生則參與了網絡平台借貸。經了解,這些在網上借貸的學生,主要為了購買手機、衣服、手袋等。

不良「校園貸」在內地高校蔓延,高校輔導員指校方應妥善引導學生的消費觀。(央視網)

引導學生正確消費觀

多年來與「校園貸」團夥打交道,范雪陽不光見證了學生被催債,自己也被騷擾、威脅過。去年3月底,該校一名學生在網上借款5000元,被追債人士到校追討本息2萬多元。為保護學生,范雪陽與催債方交涉,希望只還7500元,雙方未談妥。

此後,范雪陽的手機不斷被網絡電話呼叫,並接到各種騷擾短訊,范雪陽遂繼續與該平台及催債方交涉,透過討論法律和現實狀況等,最終將應還數額劈到7500元。

在范雪陽與校方的積極努力下,該校不良校園貸案例已從最多時的每學期數十宗下降到上學期的2宗。范雪陽說,學生出現不良貸款問題時,多是由於迷戀名牌手機、服飾等,學校不能簡單地將學生推向社會或家庭,而是應該引導學生正確的消費觀,把不良貸款的危害加入到法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中。

(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