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Reader】Thom Browne的死亡禮讚

撰文:黎偉麟
出版:更新:
美國男裝設計師Thom Browne主理的第15期《A Magazine》,光是書脊招牌紅白藍白緞帶書籤便已經足以成為收藏對象。(潘思穎攝)

15年前,比利時時裝編輯Gerdi Esch創辦了一本名為《N》的「時尚雜誌」。用上引號是因為這本《N》走先鋒路線,每期請來一位設計師作客席編輯,用策展人的概念來curate一本雜誌。早期曾經獲邀的對象包括Hussein Chalayan(期數︰N°C)及Olivier Theyskens(N°D)等彼時聲名鵲起的時裝設計師。2004年由Dirk Van Den Eynden接手,易名為《A Magazine Curated by》,延續「curation」形式,每期策展人名字都是響噹噹的前衛代表,計有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Martine Sitbon、Undercover的高橋盾(Jun Takahashi)及Givenchy的Riccardo Tisci等。

封面簡潔得只有白底黑字,以布面製作,絕對值得收藏。(潘思穎攝)

能稱得上先鋒另類的時尚雜誌,當然跟大眾化的《Vogue》、《Esquire》或《L'Officiel》等不一樣。既然要拒絕平庸,自然便須走得更前。200多頁的平面創作空間,幾乎沒有任何規限(除了尺寸),設計師能夠盡情分享他們的靈感、愛好和思想。對於只想翻閱華衣美服和扮靚貼士的普羅讀者,《A Magazine》或者要讓他們失望了,但於創意人士或策展設計師的真正擁躉而言,《A Magazine》便是難以取代的頂尖讀物。譬如早期Martin Margiela一期,他便在刊中示範獨家解構服裝,教讀者剪開襪子再縫合成T恤,呈現無法用金錢衡量的時尚精神。

2016春夏最新一期《A Magazine》(N°15)邀請了美國時裝設計師Thom Browne主理,他亦是少數首先以男裝揚名的設計師獲邀(上一位已是2008年的Riccardo Tisci)。Thom Browne召集了他各路人脈前來獻藝,包括品牌員工、男友Andrew Bolton(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Costume Institute的策展人)、及一眾好友藝術家,如電影導演Baz Luhrmann、比較文學學者Christopher L. Hill及同業Rick Owens夫婦等。跟Thom Browne品牌冷酷素靜的風格一脈相承,整本雜誌只用黑白印刷,而主題正是近年Thom Browne設計時常出現,怪誕、灰暗、神秘、甚至有點可怕的「死亡」。

Martha Stewart的食譜,保證你未見過連茶葉蛋都能拍得如此有型。(潘思穎攝)

Thom Browne寫道,對於死亡與哀悼,他抱持著尊敬與漫漫的心情來處理,而非因失去而悲哀,其實亦是對曾經活著的生命的禮讚。Browne特別感謝他靈感中無處不在的男友Andrew,並希望讀者也能感受他們的用心。Andrew選了一篇19世紀意大利詩人Giacomo Leopardi的遊戲文章〈Dialogo Della Mode e Della Morte〉,拉丁語系中「時尚」(Mode)跟「死亡」(Morte)一線之差,詩人便用Mode與Morte兩位女士的對話展開時尚與死亡的辯證;還有Martha Stewart的食譜,連茶葉蛋都能拍得如此有型;Stephen Jones展述死亡與帽子美學的文章、配以高檔時裝工藝坊Lesage在歷史相片上刺繡,追憶那個已經消逝的愛德華時代。

全刊貫徹死亡主題,氣氛詭異悽美,對於事事講意頭的老派中國人來說,簡直是「大吉利是」。但是能夠如此浪漫和優雅地面對死亡,或許就是德國思想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所述的「向死而生」(Sein-zum-Tode),能夠夠正視死亡的生存,每天都當作最後一天地做人,才是真正的生存。

http://www.amagazinecuratedby.com/issues

比較文學學者Christopher L. Hill以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及安迪華荷(Andy Warhol)等文藝偶像,論述Thom Browne簽名式的灰色西裝有何歷史文化意涵。(潘思穎攝)
少不了的Thom Browne時裝,主題是「The Girl who Fell to Earth」。(潘思穎攝)
Daivd McDermott與Peter McGough的藝術作品,包括這些非常明顯是Thom Browne品味的男士經典。(潘思穎攝)
請來同業Rick Owens分享對死亡的觀點,一向驚世駭俗的Owens夫婦正在籌建兩人的墳墓,連用什麼石材都經深思熟慮!(潘思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