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KODW】借鑑墨爾本城市規劃 打造理想宜居城市

撰文:王玥晨
出版:更新:

墨爾本,連續七年獲經濟學人智庫評定為全球最宜居城市,是設計營商周2018 (BODW)的夥伴城市。到底墨爾本經歷了甚麼變化,讓它成為最適合居住的城市?來自維州政府建築師辦公室的建築師 Jill Garner追溯過去二、三十年間幾個關鍵時刻和重大決定,並進行剖釋:「墨爾本為世界帶來的信息是:無論哪一個城市想達到任何目標,成功都取決於內在條件。否則,擁有再偉大的願景,抱著再真誠的冀盼,最終都只會落得失敗收場。」

墨爾本的轉變早已埋藏在這個城市的基因裡。當地長年舉行五光十色的體育、時裝、電影、文學、藝術等大小盛事,墨爾本人熱愛美酒佳餚,展覽、表演、競技等全年無休。在Jill的眼中,它亦是一個充滿對比的城市:一方面保留了六萬年前的原住民文化,另一方面,殖民時期的維多利亞式建築和城市規劃亦造就了當代城市的根基。

在二十世紀初期,汽車生活的來臨及市郊住宅區的大規模出現,形成了市中心和城市外圍的分裂。Jill提到:「我記得小時候住在這些郊區,每次到市中心都是一件大事。無論是看醫生還是看舞台演出,我都會好好裝扮。現在市中心都變得相當商業化,只有市郊才是人們能生活的居所。」70年代,Jill在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修讀建築系,校園正正豎立於市中心。「當時,我和同學會熱烈討論和研究其他地方的城市規劃,但回看自己的城市,墨爾本在每天下午五時後便會變得空無一人;由星期五傍晚到星期一早上整個周末,它更是一片死寂。」墨爾本市中心原本只能容納朝9晚5的商業活動,後來竟然化身成為今天無時無刻都充滿動感的核心地帶。

19世紀中期,規劃師沿着河邊去鋪展笛卡兒式的街道佈局:「首先是大型的主要街道網絡,其次是較小型的次要街道,再其次是更小型、但最獨特的小巷網絡。主要街道網絡能容納各種公共交通工具,也有行人道和林蔭大道;次要街道讓服務型交通工具行駛;親切的大街小巷則成為另一個讓人們可以暢快地以步行穿梭整個城市的系統。」

墨爾本由一個人稱「冬甩城市」的地方,變成今天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宜居城市。(相片提供:Mark Chew/ Visit Victoria)

Jill指墨爾本政府推行的多個政策,不但繼承了這個理想佈局,更令其更完美:把大廈的地下單位用作商店用途,豐富行人的步行體驗,又著手設計真正便於步行的行人道,讓市民更樂於以雙腳探索與體驗墨爾本。

墨爾本的整個小巷網絡都屬行人專用,極其複雜,卻又富有趣味、設計美學與特色功能。一些小巷沒有蓋頂,座向朝北,剛好在日間充分得到日照,同時能擋風;美侖美奐的拱廊商場提供了讓人們在任何天氣都能安心慢步逛街的室內環境。Jill回憶自己讀大學時,在這些熙來攘往的小巷拱廊中穿梭是她的一大樂趣:「從南面的火車站一直到在北面的校園之間的路程,我完全不用踏出大街一步。我想,每個墨爾本人穿梭這個城市時,都必定擁有屬於自己的獨有路線。」

墨爾本的小巷充滿饒富特色的咖啡店、小店和街頭藝術,是百分百墨爾本獨有的風景。 (相片提供:Robert Blackburn)

在70年代,在興建一個更富現代感的城市的願景下,墨爾本政府開始拆毀城中美麗的維多利亞式建築。於是,一群本地人組織起抗議遊行,大力反對摧毀文物建築。這個由民間主導的抗爭,改變了當時大家對歷史建築的看法。「我們開始思考怎樣建立具歷史層次的建築景觀,讓新舊建築並存。墨爾本有不少新建築的設計非常吸引眼球,甚至令人側目,但我認為最有趣的是那新舊建築錯落有致的整體景觀。」

到了1980年代後期,管理、設計和發展維多利亞省路面基建的部門開始採取以設計主導的方針。他們大量使用建築、景觀和城市設計的人才,設計和興建以使用者為本的公路設施:「這做法將土木工程項目轉化為改善城市設計的機會,讓駕駛人士、通勤群眾和鄰近的市郊社區生活得到改善。」

經過多年對汽車的盲目崇拜,墨爾本終於推行鼓勵使用交通工具的政策,這不但改變人們對步行的觀念,也令更多人開始以單車代步。Jill也極為認同做法:「我們的城市以平原為主,單車是最理想不過的代步工具。政府已承諾發展單車網絡,包括增加單車徑、改善單車徑與公路的連接、提供單車架、淋浴間、更衣室等設施、將單車和汽車分隔,將墨爾本打造成一個單車城市。」

跟很多城市一樣,墨爾本依河而建。當地的雅拉河(Yarra River)從前是工業運輸要道,現在重整為景觀長廊,更把附近重要的建築連結起來。(相片提供:Roberto Seba)

到了90年代,澳洲政府終於推行政策,容許市民經營露天餐廳。「我們的咖啡文化在一夜間爆發,誇張程度就像它早已蘊釀多時,蓄勢待發。今天,墨爾本隨處都能找到咖啡店,人們可以隨時喝一杯充充電,也可跟朋友閒坐聊天。」

Jill憶述,當時墨爾本市中心的外圍, 是一個大型公共空間和公園的網絡:由市政公園、動植物公園及自然構成。作為城市的市肺,它們得到廣泛使用,也獲仔細打理,是社區引以為榮的地標。多得這大範圍的綠化地及全城推行的種植政策,數以千計的樹木得以保留下來。Jill覺得這樣的城市森林政策,讓澳洲城市的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當地的電車網絡發展,亦正正與其鼓勵使用公共交通的政策,一脈相承。Jill指電車其實在1884年已開始行駛,歷史悠久得令人難以置信:「它的發展呼應工整的城市佈局,連接南北,貫穿西東。到2017年為止,這是全世界最大型的市區電車網絡。回想過去對電車去留的爭議,我們應感到慶幸,在70年代我們因一票之差而決定保存這交通系統」。如今電車成為了墨爾本的標誌。是無論本地人或是遊客都相當熱愛的交通方式。

在那個下班後,城中空無一人的年代,很多舊建築在地面樓層以上都是空置的,很多時會被人非法佔用。1992年,政府終於更改法例,著手處理問題,推出如『Postcode 3000』等計劃,將商業區中的低級寫字樓改建為住宅大廈,吸引人們搬到市中心居住。Jill認為這政策將市中心由一個只有商業活動的地帶,變成讓人安居的地方,加上其他改善街道步行體驗的措施,如植樹、整修行人道、改善城市設計等,都讓整個墨爾本煥然一新,充滿生氣。

墨爾本在過去的三、四十年間成就非凡。Jill 解釋這些改變背後,需要多個不同層面的策劃和管理:「墨爾本由兩層的政府單位管治,一是維多利亞省政府,另一是墨爾本市政府;建築和城市設計在這兩個層面的管治都發揮很大作用。一個城市能夠成功,需要一些先決的物理條件,再配合城市本身的基因和市民的質素。策劃方針與創新者需互相配合,創意需要得到支持,一個城市才能成功。政策支持、設計人才和評審設計的過程,三個條件是缺一不可的。」

設計人才以及讓他們好好運用設計才能的機會,是造就墨爾本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相片提供:Tim Shaw)

被問到墨爾本的成功方法,能否照辦煮碗套在另一城市上時,Jill提出一個效奏的工具比起搬字過紙更有用:「在比較其城市現況跟未來願景時,不少地方需要透過政策去帶動改善的。同時,城市的各基因能否保持平衡,亦是相當重要。如果過於傾向某一方面,例如像墨爾本市中心從前只有商業活動,沒有人居住,便會造成失衡現象。」邱吉爾曾說:「我們塑造建築,它們同時在塑造我們。」像很多建築師一樣,Jill相信人們的行為、觀點、跟其他人的互動等,都受建築物、街道、地方和社區影響:「我重視改變,但必須是好的改變。改變者背負重大的責任,我們需要肯定它不只是由經濟主導,必定要深入考慮一個城市本身的質素,以及城市是為誰而建。」

今年的KODW 「設計「智」識周」將於6月再與大家見面,如果大家想繼續探討設計與我們生活的關係,不妨到http://kodw.org/hk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