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界諾貝爾獎(下)】Aravena建築的三個關鍵字

撰文:何桂嬋
出版:更新:

Alejandro Aravena的作品不如Zaha Hadid、Frank Gehry等starchitect的形象鮮明,一眼就認得出,而以人為本的參與式設計也不是新鮮事,那麼到底是什麼令這位南美建築師得以脫穎而出,勇奪普立茲克獎殊榮?以下三個關鍵字,也許能為大家提供一點線索,了解他那大膽破格的設計手法。

1. 一人一半起屋法

別看這一列房屋亂雜無章,其實這是Aravena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作品──位於智利城市Iquique的公共房屋項目Quinta Monroy。當時他為100個家庭設計公共房屋,每個家庭只獲得一萬美金的政府資助,夠錢買地卻不夠錢起屋,怎麼辦?他得出一個令人咋舌的解決方案:只建一半,另一半留給用家自己擴建。這不是擺門車馬偷工減料嗎?非也,這被他稱為遞增的房屋(incremental housing),是基於居民希望屋子能自由擴充的意願而制定的方案,而且Aravena為屋子提供最難建的結構、屋頂和廚廁,剩下的一半用家可輕鬆擴建。一年之後,這列公共房屋不單成為獨具個性的小區,房價更升了三倍!

公共房屋Quinta Monroy一半由Aravena的建築事務所興建,另一半則留給用家自行發揮,令每東房屋都富有個人風格。(圖片提供:Elemental)

2. 物料分工

眾所周知,玻璃幕牆會加劇溫室效應,奈何玻璃又最防水、抗污兼耐用,魚與熊掌如何兼得?Aravena認為,還是別要貪心地指望一個玻璃幕牆可解決所有問題,相反,巧用不同物料的配搭,各司其職更好。Siamese Tower最外層的玻璃幕牆負責防水、防風化,內層的纖維水泥(fiber-cement)幫助隔熱,兩層之間留一大片空間供空氣流通散熱,只需從結構和物料著手,便做到環保減排。同樣的分工思維也套用到其著名作品UC Innovation Center中,外牆因應氣候和保安緣故,採用看似封閉的一體成形設計(monolithic),同時依賴巨大的窗口形成空中廣場,以及開放式的中庭來保持開放性,一舉兩得。

Siamese Towers不論形態還是功能都像兩支大煙通,利用外層的玻璃和內層的纖維水泥間的空間,讓空氣流通散熱。(圖片來源:Elmental)
大樓由第7層起便分開一半,減少建築物的笨重感。(圖片來源:Elemental)
參與式設計並不是大家所想像的「一起來建構我們的理想家園」之類的嬉皮士、浪漫之事,我們甚至不應希望參與的家庭能提供什麼解決辦法,參與的主要作用其實是找出對的問題,因這世上沒有比"answering well the wrong question"更差勁的事了。
Alejandro Aravena / Ted(2014)

3. 參與式設計

居民和用家的參與性是Aravena建築哲學中的重點,正如當他為受2010年海嘯衝擊的南部城市進行重建工作時,就跟居民共同商議,發覺他們最關心的不單是要預防下一次海嘯,而是日常面對的水浸問題,最後他們決定「以地制地」,與其搬離震央或建巨型堤壩,他選擇在城市和大海中間建一個森林,既可防水浸,亦可將一向由私人持有的河岸,轉化為公共空間。但Aravena提醒,所謂參與式設計(participatory design)並不是那種「手牽手共建社區」的美好想像,他在居民大會中經常捱罵,但重要的是從參與中找到對的問題,而非答案。

設計前期花大量時間了解當地居民需要。(圖片來源:www.lafargeholcim-foundation.org網站)
Aravena曾笑言,這項目得以被當局採納的原因之一,是其費用相比其他的平宜近四百萬美元,所以一個成功的建築師絕對不只是紙上談兵,還要懂得計數,善用資源。(圖片來源:Elmen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