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 Reader】《Ginza》時尚女性的部屋

撰文:黎偉麟
出版:更新:
《Ginza》7月號以探討「Interior與她的人生哲學」,採訪從事美藝和時尚行業的女性家居,圖為美術指導田沼廣子的家,雖然沒有蕾絲粉色,卻有成熟女性的沉穩美感。(黃寶瑩攝)
「Fashionista的部屋」,封面玩味十足,PS效果用得恰到好處(黃寶瑩攝)

日本女性時尚雜誌競爭劇烈,無論歷史多麼悠久的雜誌,只要追不上時代潮流的步伐,最終都被迫走上停刊的命運,例如幾代人的時尚啟蒙《流行通信》都早已默默告別。因此,你不得不佩服Magazine House集團的生命力,能將一本又一本臨近休刊邊緣的雜誌起死回生。2011年4月起,自前《relax》編輯中島敏子(Toshiko Nakashima)加入後,雜誌從定位在OL時尚消閒的隱陣風格,透過著名美指平林奈緒美(作品有美容品牌ettusais包裝)以不拘一格的手法重新包裝後,轉變成結合了時尚、生活風格、文化的潮女雜誌,一洗以往那份拜金OL味道。

跟同集團的專題式編集手法一樣,新版《Ginza》也淡化了潮流元素,改以不同的有趣題目串聯內容,例如歌謠曲特集(2013年12月號)便以日本獨有的懷舊流行曲風格,打造突出的時尚形象。除介紹當年兩大巨星澤田研二(Sawada Kenji)和千秋直美(Chiaki Naomi),更叫模特兒打扮成他們當年風靡一時的髮型、化妝和衣著,用次文化令沉悶的時裝潮流重現魅惑光華。

2016年7月號的《Ginza》以「Fashionista的部屋」為題,除了走訪日本和海外多位時尚女性的優美而性格各異的家居外,更推介了不少別緻的家飾用品,對於重視室內設計的深閏一族尤其吸引。雖然市面上已經有大量專門室內設計雜誌,但《Ginza》獨到之處是它成功融合女性的視覺語言和溝通方式,用更接近女性直覺的畫面呈現,例如一般室內雜誌總是中規中矩把受訪者家居最企理的一面展覽,但《Ginza》的編者選了一些更生活化、更隨意、更柔美的時刻來呈現這些時尚女性的家居面貌。這除了是選材的技巧外,也是編輯的考量。受訪人士的背景極為廣泛,包括不少著名美術指導、料理家、作家、平面設計師、select shop店主、造型師等。對於讀者而言,看見她們優雅、或嫵媚、或型格、或文藝、或活潑的家居佈局,充滿氣息,實際的生活感油然而生,而非《Kinfolk》那些太假,太staged、太刻意的家居舞台。

除了日本本土的時裝人外,《Ginza》亦有到外國的潮女家採訪,例如女性主義藝術家兼模特兒(今季Gucci廣告主角)Petra Collins。Petra與男友在紐約的家非常簡潔,除了白色便只有深淺不一的粉紅色,性感而不覺強裝可愛,獨特而不造作的風格令品牌和時裝迷都愛她。另外全書最精彩是自是零件的介紹圖輯,電掣、門把、掛勾、吊燈等家飾細節,令人目不暇給。一間精彩的家居,亮點往往來自這些細節,主人的審美和性格也是透過凡此種種來表達,只是香港(甚至網購)都未必有那麼多精緻的選擇呢,惟有下次遊日時增加它們在購物清單罷?

除了日本本土的時裝人外,《Ginza》亦有到外國的潮女家採訪,例如今季Gucci廣告主角Petra Collins。(黃寶瑩攝)
從選材和編輯的視覺語言可見,《Ginza》的室內設計特輯,呈現的是一種現代女性剛中帶柔的生活想像(有用心的嫵媚,也有自然的凌亂),絕不造作虛偽。(黃寶瑩攝)
文筆家五所純子的家,那一面書牆大概是女文青的共同語言。(黃寶瑩攝)
蕾絲白屋,是不少女性的soft spot。(黃寶瑩攝)
款式繁多的家居部件,絕對是打造完美家居必不可少的細節。(黃寶瑩攝)
有寵物的家更顯生氣勃勃,貓星人必定能教讀者大叫kawaii。(黃寶瑩攝)
植物之家,光是看著都已經心曠神怡,讓住在蝸居的港人發一發夢,也是好的。(黃寶瑩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