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手法修補「撕裂」Banner

撰文:陳奉京
出版:更新:

選舉正如火如荼,每位候選人都力爭呈現自己最好的一面——當然最好的一面未必是最真的一面,有的不僅會用PS大法為自己「整容」,也會在選舉前盡說一些好話取悅選民。但世上沒有一個人能討好所有人,除了要面對質詢和攻擊,有時宣傳Banner也會遭人損壞,被割裂、塗鴉的情況很常見。本地設計師伍啓豪認為那是「由公眾創造的視覺語言」,他在2010年時創作一輯作品《影像編者》,用拼貼的方式將被人毀壞的議員Banner重修,幫議員互換五官,十分幽默抵死。

伍啓豪《影像編者》之一,將梁美芬議員的嘴巴貼到梁國雄議員的臉上。

伍啓豪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身為設計師的他希望把藝術概念和手法帶入設計中,他認為設計不僅為商業服務:「設計能做到的事情,不是想象中那麼少,就算只是牆上的一張海報或者一個小小的商標,如果做得好,某種程度上能推動社會的發展。」

鋪天蓋地的政治橫額本是為議員或政黨建立形象、展示立場和宣揚政績而掛滿街頭,不少卻落得被割破毀壞的下場。由它們被掛在公共空間開始,功用早已不再純粹,它們的每道傷痕均透露了市民的心聲,是一道道由社會共同擁有的民主牆。我把這些被毀壞的橫額和市民的聲音都一一搜集回來,我細聽這些聲音,並透過「修補」去回應。
伍啓豪
伍啓豪《影像編者》之一,將梁國雄議員的嘴巴貼到梁美芬議員的臉上。
伍啓豪《影像編者》之一,將一位女性議員的頭髮貼到張華峰議員頭上。

《影像編者》有趣之處,除了顛覆了議員本身期望塑造的形象,還在於有的拼貼效果非常突兀,明顯是兩個不同的人,但有的又拼貼得非常契合,簡直難分彼此。比如,把「長毛」梁國雄和梁美芬的嘴互換到對方臉上,就讓人感覺很不和諧;而把一位女性議員的頭髮安到張華峰上面,又有幾分相襯。社會撕裂或許也反應在這些被毀壞的Banner上,今天的香港比起2010年來更撕裂,「修補」Banner容易,「修補」社會卻很難。

藝術家Profile

伍啟豪,2010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現為「下午歡樂時光」設計公司創作總監,主力平面設計及攝影創作,曾獲香港設計師協會環球設計大獎2013「海報(專題)金獎」、「評審獎(平面組)」及「香港最佳設計獎(平面組)」,2014年香港國際海報三年展「A組金獎」及「國際評審獎」,2014年「創意智優青年設計才俊特別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