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新春假期好時光】博物館線上互動節目 快遞直送家中

撰文:王玥晨
出版:更新:

疫情之下的農曆新年假期,不能外遊,與親朋戚友見面聚會也減少了,留在家有什麼好節目?香港博物館節特別推出一連串線上節目,並加入大量互動元素,包括DIY博物館摺紙模型、「線」上修復遊戲、非物質文化遺產網上講座,及多項虛擬實景導賞,讓大家窩在家都可以參與博物館的活動,既可尋找新趣味,更可以探索知識,現在就為大家一一介紹,還可以率先試玩!

線上互動遊戲

(1)「摺築博物館」紙模型系列

宅在家最適宜動動腦筋和手指頭,「摺築博物館」是一項考驗你專注力及手藝的摺紙遊戲,設計師把四間別具建築風格特色的博物館,轉化成紙模型供大家下載及製作。當中包括希臘復興期建築風格的茶具文物館、結合「藝術與工藝」建築風格的油街實現、富中國傳統建築特色的香港鐵路博物館,以及由退役消防船改建而成的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

設計師特別加入不同小配件,例如人物及樹木,讓你按喜好及創意自由組裝。自問是摺紙達人,可以挑戰進階版的模型紙樣,如果是摺紙新手,則可以從新手版開始。製成品的照片可上載至社交平台,並標記「優遊香港博物館」的Facebook及Instagram帳號,與朋友分享你的獨一無二博物館群!大家在一壓一摺之間,更可讓心情放鬆,享受屬於自己的寧靜時刻。

「摺築博物館」紙模型系列

茶具文物館

油街實現

香港鐵路博物館

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

(2)「線」上修復:紫外線與紅外線

一不小心,小貓把心愛的玻璃花瓶摔碎了一地,有什麼補救方法?為你介紹這個「線」上修復遊戲,透過有趣的遊戲及示範,介紹紫外線和紅外線這兩大光學基礎的修復技術,大家更可以走進文物修復辦事處的實驗室,一窺修復人員的日常工作。想了解多些修復知識?立即入去試玩啦!

想知紫外線與紅外線如何修補玻璃裂紋?即玩「線」上修復遊戲!

虛擬導賞

(1)機械人的10個不可思議

機械人的應用日漸普及,由機械裝置發展到人工智能機械人,原來已經歷五百年的演變。你對機械人的進化及歷史知多少?香港科學館舉辦的「機械人的五百年」展覽展出超過一百組機械人,呈現五百年來不同時期的社會環境如何塑造各具特色的機械人。

博物館現因疫情關閉,大家可以先觀賞「機械人的10個不可思議」線上虛擬導賞,做足準備,待博物館重開時,把握時機實地參觀,加深對展品的認識!

(2)「非凡!屯門河」360°虛擬導賞

為了給屯門這個富地區特色的地方注入新動力,康文署轄下藝術推廣辦事處推出「非凡!屯門河」計劃,邀請6組本地藝術家為屯門河兩岸創作藝術品,當中有雕塑、城市家具、編織藝術、甚至富有音樂元素的互動裝置。為方便大家參觀,更製作了一套虛擬導賞影片,只要安坐家中就可以欣賞屯門河畔優美的景色及藝術品,享受360°全方位視覺體驗!

網上講座

香港雖為彈丸之地,但蘊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卻多不勝數,例如方言、表演藝術、傳統節慶、有關自然界及宇宙的知識、食品製作及手工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早前舉辦了多項講座,現在大家可以上網足本重溫。

(1)「從舊照片看非遺」講座

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人為本,與民間生活息息相關。香港歷史博物館專家顧問鄭寶鴻,透過他多年收藏的珍貴香港舊照片,回顧香港的百年發展,並從中細看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痕跡。大家不妨來一趟時光旅行,了解香港的文化歷史。

按此觀看

「從舊照片看非遺」講座透過舊照片看非遺項目,提高大眾對非遺項目和香港歷史的認知及瞭解。

(2)傳統中醫藥文化與涼茶草藥講座

涼茶大家都有喝過,但如何喝得有智慧,就未必知道。涼茶取材自不同效用的中草藥,當中包含中醫藥「治未病」理念。是次講座邀請到賽馬會老圍中藥園的導師,從中醫藥養生文化角度解構涼茶的功效,今次更特別教導大家分辨「生冷」食物,女性讀者不要錯過啊!

按此觀看

講座解構涼茶的功效,有興趣中醫藥文化與涼茶草藥的朋友萬勿錯過!

(3) 館長好書介紹講座系列精華重溫

早前香港博物館節推出四個不同主題的館長好書介紹講座,包括「讀藝‧讀人生」、「從電影人閱讀一個時代」、「從海報閱讀當代世界」以及「閱讀香港歷史:從名人訪客到玩具工業」,講座深受博物館好友歡迎,四項講座節目的精華重溫已上載博物館節網頁,如果你上次錯過了,就把握時間上網重溫吧!

四場「館長好書介紹講座系列」的精華影片已上載於香港博物館節網頁,之前錯過直播的觀眾可在網上重溫。

更多活動詳情,請瀏覽香港博物館節2020快遞網頁:www.museums.gov.hk/mf2020

(資料及相片由康文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