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科技與手工的和諧時尚

撰文:黃立暉
出版:更新:
Iris van Herpen 2016年的春夏系列,以樹根作為靈感,利用雷射切割、3D打印及各種縮編技術,製作了一襲圓筒長裙,表現形式也把人與大自然兩者緊密連繫在一起。(品牌圖片)

技術本是一個中性的字眼,但科技的演進卻漸漸把最原始的手工技術愈拋愈遠。相對於具溫度的手造工藝,電子化科技講求的是快速和大量的生產,像是一場人與非人的較勁。然而,兩者根本從來都走在同一條線上,皆由人創造出來的技術,基本上沒有互相排斥的道理。

紐約的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大概對此亦非常同意,因此即將於5月舉行名為《Manus x Machina: Fashion in an Age of Technology》展覽,內容由19世紀的女裝高級訂造服貫穿至2015年的高級時裝,展示從古至現代,被套用在時裝行業上的科技及工藝,從織布機的發明、圓筒形針織技術,到3D打印技術、電腦模擬模特兒、超聲波焊接技術等。

而若說到兩者之間的融合運用,不得不再次提到Karl Lagerfeld的名字,品牌在2015秋季系列用上3D打印技術重現經典的Tweed外套,再加上大量手工裝飾,既尋求科技突破,又不拘泥於工藝與科技的對立關係,找出一條豁然開朗的製作路徑。又或是展覽內也有展出、來自荷蘭的Iris van Herpen,品牌多季以來的重點都完全放在設計師想表達的訊息之上,無論是技術還是手工,甚至是時裝以外的元素,任何東西都可以成為創作的題材。

Chanel 2014年秋冬女裝系列中,最後出場、最奪目的一套孕婦裝。(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