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天堂無門 人心有路

撰文:王嘉政
出版:更新:

奧斯卡頒獎禮一向寵愛能夠彰顯人性光輝的電影,而俗語有云:「有黑暗的地方就有光明﹗」故此,以人類歷史最黑暗一頁──二戰納粹集中營為題材的電影,一向備受推崇。今屆最佳外語片提名中,亦有匈牙利新導演拉斯洛尼美斯(László Nemes)的《天堂無門》(Son of Saul)。107分鐘的奧斯威辛集中營故事,衝擊的不只是獎座,更是觀眾的視覺和忍耐力。

的確,《天堂無門》非常「難頂」,但絕非指電影沉悶不堪,而是指故事和拍法合力所營造出的沉重和壓抑感。原片名《Son of Saul》中的“Saul”就是指主角掃爾(哲沙勞力飾)、一個在1944年的納粹集中營中擔任「特遣隊」(負責搬運及火化屍體的集中營囚犯,最多工作幾個月便會被處決)的匈牙利籍猶太囚犯。

喚醒心中人性

日以繼夜處理同胞屍體的他,在某日見到一名本應生存的男孩被殺後,心中的人性被喚醒,即使冒着生命危險,也決意為他這個「兒子」舉行一場猶太式葬禮;與此同時,知道自己時日無多的「特遣隊」成員亦正密謀逃走……

飾演主角掃爾的,是匈牙利裔詩人哲沙勞力(Géza Röhrig),絕大部分時間面無表情,但確實有那種令人分不清他是驚恐還是麻木的感覺。(網上圖片)
主角以外完全虛化,這就是所謂「前清後矇」的淺景深效果,《天》將其發揮至極致。(網上圖片)

鏡頭抓緊呼吸

掃爾遊走在葬兒和逃亡計劃之間,而他走的每一步和每下呼吸,幾乎都被鏡頭全程牢牢抓緊。

電影長時間以主角掃爾的背後為視角,用手持鏡頭跟隨他在集中營中的一舉一動,所帶來的搖晃感,強烈和粗野得令觀眾幾乎眼花。

再加上超級無敵大光圈(配以40mm鏡頭),令掃爾以外的背景和其他人物一律變得虛化。觀眾唯一能夠清晰看到的,就只有表情麻木,猶如行屍走肉般的掃爾,機械式地抬屍、搜索遺物。他的焦躁不安,他對於外界的冷漠,以及外界無時無刻發生的暴行(滿地的赤裸屍體以及無法拭去的鮮血),在「搖晃+虛化」拍法下反而顯得更加「清晰可見」。

導演及製作組在開拍前已達成:1)此片不能是漂亮 2)鏡頭始終跟隨掃爾 3)攝影機是掃爾的同伴,陪他在地獄行走等5項共識。(網上圖片)

拍攝風格粗暴直接

比起《鋼琴戰曲》、《舒特拉的名單》等同類型集中營電影的精緻和感性,《天》這種拍攝風格無疑是粗暴直接的。導演拉斯洛尼美斯更用上近乎正方形的1.37:1銀幕比例,務求令觀眾喘不過氣來,銀幕中的集中營壓逼着主角,導演則用攝影機壓逼着觀眾,他要你成為在集中營中四處奔走的一員。

若然你確實投入劇情,或許會覺得掃爾冒死埋葬陌生男童的舉動實屬「多此一舉」,明明身邊的營友正致力逃出生天,掃爾卻分心葬「兒」,分分鐘累全家。然而,在和同伴殺出血路的「大義」和安葬男孩的「小義」之間,後者無疑多了一種我們難以理解的推力──宗教。

掃爾對猶太教葬體儀式的執着,絕非狂熱,而是人在地獄絕境中,唯一可以依靠的最後救贖。集中營和「特遣隊」的非人生活,就像掃爾外套上的紅色交叉一樣,猶如烙印般褫奪了他的尊嚴和肉體,但始終無法奪走他心靈中對於人性美好的堅持。

天堂無門,地獄亦無窗。救命繩,在人心。

(《天堂無門》3月3日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