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可以不愛但請不要傷害 貓狗被虐後身心受創 被愛後重獲新生

撰文:王玥晨
出版:更新:

警務處「動物守護.社區大使」計劃一直全面推行動物守護的工作,「動物罪案背後系列」一連四篇文章將由不同角度剖析罪案背後成因,及分享一些被虐後的重生故事。

動物罪案背後系列之四:

毛孩是人類最好的朋友,牠們可愛的模樣、充滿信任的目光,總是可以治癒大家日常的壓力,然而每年新聞總會出現不少人虐待動物的案件,令人看得心痛。不少動物被拯救後,肉體上的傷痕雖然可以慢慢修復,但心靈上的傷痛卻非短時間能忘記,有的毛孩被虐待過後生活變得戰戰兢兢,有的看到狗帶或棒狀的物件會突然聲嘶力竭慘叫⋯⋯今次找來漁農自然護理署(下文簡稱:漁護署)獸醫師(動物管理)新界北張敏欣獸醫(Cindy)及香港愛護動物協會(下文簡稱:愛協)動物福利經理柯慧賢(Vivian)跟大家分享她們接觸過被虐待動物的故事。

難忘收容中心及繁殖場變「動物地獄」

繁殖場的動物,長期被囚禁,少跟人互動接觸,身心都造成傷害。

大眾不時在新聞看到虐待動物的案件,但卻不了解調查工作及受虐待動物之後的去向,漁護署獸醫Cindy講解:「漁護署是警方『動物守護計劃』下的其中一位成員,遇到相關案件後,我們會和警方一起到場,向警方提供一些專業意見及協助調查,同時亦會與愛協一起合作治療動物及照顧動物,直至這些動物完全康復或被領養為止。」

Cindy指過往處理過不少難忘的個案,「漁護署在2019年4月曾經接到一個市民舉報,指在元朗坪輋有一動物收留中心裡面,發現有大量的流浪動物受到虐待,當時我們與警方及愛協到達現場,發現場內有多達110隻的流浪貓狗,大部份的貓隻都困在籠中,沒有水及食物, 環境非常骯髒,很多狗都十分瘦削,有些狗隻已死亡,更發現有狗隻因太餓而啃食其他動物屍體; 另一宗案件則在2020年10月,我們與愛協在元朗一條村中的一間密封的鐵皮屋內救走35隻狗隻,屋內疑似繁殖場,嚴重不夠光線,狗狗不見天日,只有少量的麵包皮充飢又長期少跟人互動,所以牠們都極度怕人又極度膽小。」Cindy表示這些經歷過地獄般生活的動物都會送去治療,除了身上的傷,還會密切監測他們的心理狀況。

狗隻經歷被虐待變得凶惡 被愛後身心才復原

Cindy指受虐待的動物剛來到中心都會對人有畏懼的心態,「有些受虐狗隻會表現得很惡或不停吠叫,可能都出於一個自我保護的機制,牠們過往可能都曾被人打過或以其他形式虐待,所以對人的肢體動作非常敏感,在治療的過程中我們不同的前線人員都要給予牠們大量的愛心、耐性、同理心,盡力提供一個安靜的環境讓牠們覺得舒適。我們會用比較柔和的聲線與牠們慢慢聊天,又會做一些日常護理例如梳毛、洗臉等,一邊建立與人類的關係,亦一邊讓牠們初嘗被照顧及被愛的感受。牠們一般都需要半年至一年半才可以恢復身體及自信心,當牠們與人可以正常互動後,就會轉送牠們給漁護署夥伴動物福利機構,讓市民領養。」

回憶過往接觸受虐動物的經歷,Cindy指元朗坪輋的案件中有一隻唐狗囡囡讓她有好深印象,「囡囡全身發臭、帶著半邊臉都是傷痕來到中心,檢查後發現牠的耳朵及身上亦有好多疤痕,又有皮膚病及脫毛,牠一直都處於好驚的狀態,縮在牆角又不敢與人有眼神接觸,永遠總是眼泛淚光。我們每天都不不辭勞苦地與牠談天,哄牠吃飯,花了一年半的時間,看著牠一步步接受人類,可以摸牠、上狗帶、洗澡等,成功康復後,知道牠成功被一家人認養了,真的好感動。」

絕望令動物自我封閉 醜怪狗媽媽重新接觸世界

除了凶惡或變得膽小,愛協的動物福利經理Vivian亦分享她接觸過不少繁殖場救出的動物,有部分會變得冷漠,拒絕與周遭的人交流,她解釋:「繁殖場內動物的一生可能就在籠中,從小牠們可能試過不同方法去博取關注與被愛,但通通都沒有用,絕望下令牠們自我封閉,不再需要任何東西,所以即使被救出後,牠們對人類的行為都十分冷漠、沒有太多反應,很難與人再建立關係,最舒適、最有安全感的地方就是回到籠中,如果你去關心牠,牠反而會不安或生氣。」Vivian能夠如此理解牠們這個心理創傷,全因為她因工作關係,在愛協領養了一隻繁殖場救出來的狗媽媽。

狗隻被拯救後,除了身體需要接受治療外,愛協的狗隻訓練員還會培育及提供社會化訓練予待家狗隻,以預備牠們踏上尋家之旅。(照片由愛協提供)

Vivian指愛協的動物福利部的工作包括接收不同案件中的動物,並處理及照顧動物在醫療過後的分流工作,有些動物可能已經康復,但由於其案件未審理完成,該隻動物亦會留在福利部等待案件結束,「多年前處理一次大型繁殖場的案件,恰巧第二天突然8號風球,可能受天氣影響中心有大批狗媽媽同時生育,我怕中心不夠人手照顧牠們,就大膽地帶了其中一隻北京犬品種的媽媽及其5個寶寶回家,後來5個寶寶很快就有人領養,只剩下當時外表依然『醜怪』的媽媽,我擔心牠沒有人領養,又見她與本來飼養的狗可以相處,就決定收養她。」Vivian指繁殖場出來的狗媽媽由於從未接觸這個世界,所以一開始無論入升降機還是街上的一事一物都可以令牠嚇怕,一回家就衝進籠中,「最後飼養了牠的5至6年間,牠大部分的時間都不會對我有太大反應,不會好像一般狗狗那樣擺尾歡迎你回家,牠對食物可能有比較大的反應。在牠生命最後的幾年間,偶爾看到牠會走過來,想你摸摸,已感到好欣慰,因為知道牠起碼感受到我的愛,脫離了在繁殖場的不幸,不用過著被迫生育的日子,幸福生活過。」

飼養動物一生一世 做個負責任主人

Leeloy曾在10歲被棄養,幸得新主人領養,送上滿滿的愛,經常「吃喝玩樂」,15歲的牠依然精靈可愛!(instagram@leeloy2004)

另外Vivian亦見證過不少被棄養的動物,在流落街頭及被送到收容中心後,變得十分沮喪,「被棄養後,動物去到收容中心有大批動物,環境嘈雜,不少陌生人出入,牠們大多都不習慣,又不安,曾經有隻已經10歲才被當時的主人棄養、流落街頭的牧羊犬Leeloy,來到愛協後看到牠充滿焦慮,長期處於緊張的狀態,見到人就不停的吠叫,明顯地有創傷後遺症,我們都好擔心年紀大又情緒不穩的牠沒有人願意領養,誰知最後牠找到一個超好,能接受牠一切的家,再次成為一隻受人疼愛的狗狗,之前吠叫的行為全部消失,現在Leeloy已經15歲,但依然十分『靚仔』,與牠被遺棄時的樣子判若兩『狗』。」Vivian續指愛協的同事間都常言大家都應該學習狗狗般,永不記仇,原諒別人的態度,「有時候接到的狗狗被人虐待,打斷了好多骨,可是在治療後,看到牠們依然選擇相信人類,就好希望更多人可以明白『可以不愛,但請不要傷害』,因為人類的行為影響著牠們一生一世,除了肉體的虐待,棄養同樣是心靈上的虐待,希望更多人會了解到飼養動物是一生一世的決定。」

動物福利機構透過「動物守護.社區大使」計劃走進社區舉辦多個領養活動,為流浪動物尋獲新家園。

最後,Vivian及Cindy都強調「領養代替購買」可以令更多動物脫離繁殖場的痛苦,幫助到更多動物的同時,等待被領養的動物其實同樣可愛,幫助牠們除了令我們的生活更開心,心靈亦更滿足。

其實警方除了自2011年10月推出「動物守護計劃」,與漁護署、愛協及其他動物關注團體加強政策合作及情報交流外,於2021年推展的「動物守護.社區大使」計劃,不單竭力打擊一切殘酷對待動物行為,亦深入社區舉辦不同推廣動物福利的活動。 過去,計劃就有與不同動物福利機構舉辦領養活動,例如本年三月就舉辦「寵愛你.同遊白石角」活動,現場設立領養攤位協助流浪動物尋找溫暖的家。如果大家都想參與並對計劃有興趣就立即到https://www.police.gov.hk/awp/tc/index.html 了解更多!

(資料由大會提供)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