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經濟學」非紙上談兵 貓星人戰勝狗狗、佔領日本有得解!

撰文:禤宏俊
出版:更新:

「貓車站」、「貓島」、「貓Café」,近年日本迎來前所未見的「貓咪熱潮」,有關牠們的商品不但被放到顯眼位置處,就連電視節目也請得名人嘉賓交流飼貓心得。除此之外,偶像少女團體也熱衷打「貓女郎」招攬人氣,在種種因素底下,貓咪漸漸成為日本民眾越來越受歡迎的寵物。這個養貓熱潮,被當地媒體稱之為「貓咪經濟學」(nekonomy),而「neko」在日語意思就是的「貓」。

據日本「一般社團法人寵物食品協會」分析,當地寵主覺得照顧狗隻較累。(VCG圖片)

日本獨居的年輕人和老人增多,為了增添生活情趣,大都會飼寵物作伴。然而,考慮到飼養犬隻比貓咪累,牠們不但需要散步運動,互動性也比貓咪要多,所寵物貓的數字連年上升。

一直以來,日本民眾都是以飼養狗居多,當地的「一般社團法人寵物食品協會」每年都會舉辦「全國貓狗飼養實況調查」運動。在1994年,日本當時的寵物狗數量比貓咪還多上很多。但根據協會今年所公布的「全國貓狗飼養實況調查」數字顯示,現時日本寵物貓的飼養數量為953萬隻,與去年相比增加2.3%;而寵物狗的飼養數量與去年相比則是減少4.7%,為892萬隻,是近23年來寵物貓的飼養數量首次超越寵物狗。

該統計數字是以5萬名20至75歲人士作單位,透過網上問卷調查計算所得。協會認為寵物狗隻慢慢年老逝世,飼主變得年紀老邁體力不繼,所以很多都選擇轉為飼養較為較鬆的貓咪。而年輕一輩工作繁忙,也希望省得散步時間和照顧上的麻煩,也是令寵物貓數量上升的原因。然而有專家認為,日本寵物貓數字反超狗狗,其關鍵與「貓咪經濟學」有關。

關西大學數理經濟學名譽教授宮本勝浩。(日本關西大學)

「貓咪經濟學」非紙上談兵

提出「貓咪經濟學」的,就是關西大學數理經濟學名譽教授宮本勝浩。他以關西和歌山縣一隻寄身小車站雜貨店的貓咪「小玉」為例子。2006年4月車站因線路虧損而被迫改為為無人值守,但為了安置無家可歸的花貓「小玉」,車站職員決定委任「小玉」為車站站長,還把售票亭改成貓舍, 2007年1月「小玉」正式上任。

通過各渠道的宣傳,「小玉」人氣急升,當地的觀光遊客由2007年1月日均700人次,飆升到2012年的220萬,當中不乏海外遊客,為當地帶來近11億日元(約770萬港元)收益,令瀕臨廢置鐵路起死回生。這就是透過「貓咪」人氣振興經濟的其中一個例子。雖然初代「小玉」於2015,即上升後8年因心臟衰竭去世,但第二代「小玉站長」也火速接任,使「貓車長」薪火傳承下去。

「小玉」是關西和歌山縣貴志駅的第一代貓車長。(たまカフェIn貴志駅@Facebook)

「貓型社會」成大趨勢

關西大學數理經濟學名譽教授宮本勝浩上於年進行了估算,2015年包含飼養費、周邊產品消費額、旅遊費等等。「貓經濟學」的經濟產值高達2兆3000億日圓(約港幣1600億)。宮本勝浩教授在當年也預言過,寵物貓的數量快要超越寵物狗。除了照顧上的分野,另一方面也很受流行文化影響。

宮本勝浩教授認為,日本人從古時候開始就很喜歡貓,除了有大量有關貓的詩詞文獻之外,江戶時代的浮世繪中亦有貓出現。而「招財貓」作為現代社會的吉祥物也為人們所青睞,日本首發的國民吉祥物「Hello kitty」、「多啦A夢」也是以貓作藍本。受到文化影響,日本也從戰後崇尚集體主義、服從精神的「犬型社會」,進入到現在追求自由放縱、個性主張的「貓型社會」,令國民更加注重生活和利益,這也令當日本掀起「貓熱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