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爬蟲動物唔係講玩】貓奴一見鍾情 領養「孤兒」鬃獅蜥

撰文:黎明佩
出版:更新:

提起爬蟲動物,你聯想到什麼?寵物、走私動物,還是食物?涼茶舖的一塊塊龜板、公園水池的紅耳龜和領養中心的受保護瀕危星龜……爬蟲動物擁有多重身分,而在爬蟲圈子裏,愛好者向來有「玩」爬蟲的說法。若抱持輕率心態飼養動物,最後衍生的就是棄養問題。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表示:「最常被遺棄的品種,就是我們最易見的品種,首當其衝是紅耳龜;而其次就是草龜、中華花龜(斑龜)、豹紋守宮等。」雖屬冷血動物,但爬蟲動物也是寶貴的生命,有業內人士建議,養飼者不能以集郵心態「玩」爬蟲,必須重視生命。
攝影:張浩維、吳鍾坤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一批星龜早前被機場海關檢獲,屬CITES II級瀕危動物,現成為一群急尋主人的待養動物。

紅耳龜繁殖力強 放生後開枝散葉

中國人認為龜是長壽的象徵,能存活數百年之久。這並非迷信之說,壽命較長的野生陸龜種類,的確可生存逾數百年,至於我們常見的爬蟲類寵物--紅耳龜(巴西龜),通常只有十多年壽命,較野生的紅耳龜短20年,主要因不合適的飼養環境或飲食所致。紅耳龜於港人心中頗具「知名度」,除了擔當受歡迎寵物一角,亦常見於市區公園。不過,康文署管轄的所有公園,都只作市民休憩之用,公園內的水池設計亦純粹作觀賞用,並非用來養魚養龜。現時,公園水池的龜主要由市民放生,絕大部分是紅耳龜品種;而牠們繁殖迅速,孵化率達到九成,因此有機會在水池中自行繁殖。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協會)的義工不時「落區」,觀察市區公園水池龜隻的生長情況,若發現健康惡劣的,會向公園管理者提出申請,要求領走照顧。

葉家恆指,當公園管理者決定洗池、拆池,池中動物就會交給相關的動物組織。

葉家恒(Jack)以位於荃灣的賽馬會德華公園為例,帶領記者進行日常的落區觀察。據目測估算,公園大概有超過200隻龜,主要有中華花龜和紅耳龜兩種常見品種,大部分生長情況良好,無論水深、陸地空間、陽光、水質等,都尚能維持在龜隻能夠健康適應的水平。

既然環境合適,龜、魚、鳥生活得樂也融融,市民也樂見一幅充滿生氣的公園景觀,有人會以為,把市區公園化為「放生場」豈不是美事一件?Jack回答:「公園並非設計作養動物的用途,最終問題就是:這些動物的下場會再被遺棄。」

市區公園的水池常見有紅耳龜,都是被市民遺棄的寵物。

「新居」環境惡劣 自生自滅命運難料

生活在一處不作「飼養」用途的水池中,動物等於「聽天由命」。康文署管轄的公園禁止市民餵飼動物,水池裏的龜依靠進食池裏的枯葉、動物的排洩物、以及市民「偷餵」的龜糧、麵包碎屑等維生,一旦食物不足,就有機會打架競爭。

因為水池設計不作養動物之用,因此亦不會設置過濾器,水質並沒有保障。另外,欄杆設計更讓龜隻輕易爬出龜池,跌撞中亦有機會受傷,種種因素引起的健康問題,都不會有管理員照料,任其自生自滅。Jack提到一些過往事例,事緣一些公園管理者決定洗池、拆池,同時把池中龜隻交給協會。離開水池的龜隻,有機會因不能適應新環境而生病、或者最終未能找到領養人,在領養中心終老。最惡劣的情況下,協會未能接收數量太多的動物,因此最終只領走一部分,其餘動物則由公園管理者處置。

有些人覺得,自己養得差,或者養不好、不想再養,但依然想每天都看見牠,因此就選擇把龜放進水池。不過牠們的最後下場,就是再被遺棄。
 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營運總監葉家恒(Jack)
紅耳龜在公園水池看似生活安穩,不過牠們只靠進食樹葉、排洩物為生,健康並無保障。
公園水池設計只作觀賞用途,並非飼養動物,因此池中動物最終會再被遺棄。

貓奴與鬃獅蜥一見鍾情 「牠是鱷魚頭老襯底」

2014年,4隻蜥蜴被人刻意遺棄在大角咀唐樓內,其中3隻已經嚴重感染致死,只餘下一隻生還,並找到了領養主人,取名交交,現時與女主人Seline及其家貓居住。Seline形容交交時說:「牠是鱷魚頭老襯底,我家的貓會用牠來抓癢,牠總是一動不動任憑魚肉,連餵牠食蟋蟀都會被欺負,讓蟋蟀跳到牠頭上。」

交交被棄養時身體十分虛弱,需要靠義工灌食來維生,當牠約一歲被領養時,健康問題已好轉,Seline在一次領養日中看見牠,並一見鍾情:「我本身也喜歡蜥蜴,但見到牠才燃起決心養蜥的念頭,可謂一見鍾情。」

Seline的貓咪與交交相處融洽,甚至會在牠的粗糙皮膚上磨蹭,以解痕癢。(受訪者提供)

新手養蜥,她仔細問清楚飼養詳情,考慮了糧食、家中三隻貓相處問題、大小二便等等,Seline最後決定領養,並因牠而克服了害怕昆蟲的障礙。「牠可以食素,不過考慮到營養問題,我也間中餵牠食麥皮蟲。另外,牠每星期浸暖水,幫助排便,也要曬太陽,或者照燈。」

Seline喜歡把交交抱在手中,遠看起來就像是隻玩具,當問及她與交交的相處時,她毫不猶豫:「我最疼是牠,而且只是牠,不是其他鬃獅蜥。」

交交是一隻曾被遣棄的鬃獅蜥,主人Seline形容牠呆頭呆腦,十分可愛。
當交交到公園曬太陽時,鄰居小朋友會對牠十分好奇。

瀕危「玩物」淪為「貨物」

「玩物」與「寵物」的一線之分,就是牠們的價值,這不是指身價,而是牠們在主人心目中的地位。當飼養者把動物的價值以「數字」衡量,即使多珍貴的動物,哪怕是瀕危受保護物種,都只淪為一件貨品。

今年秋季,海關就檢獲了一批超過200隻星龜,其中一部分交由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及愛護動物協會暫養。

除了市民遺棄的動物,協會有不少「孤兒」都是漁護署送來的動物,例如暫養海關檢獲的走私龜隻、暫託瀕危物種等,而這種情況每次都數量不少。現時,協會以暫託形式,照顧超過15隻黑池龜,屬CITES I級瀕危動物,現時去向未明,正等待漁護署下一步指示。

對於這些非法偷運入境的動物而言,最理想的命運當然是返回原居地,不過,過程往往涉及很多政府部門,運作流程花費相當長時間;而即使能運返原居地,若沒有適當的組織接管,最終也還是劫數難逃。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