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疫後供應鏈區域化 方舜文:港迎內地與東盟貿易新機遇

撰文:鄺月婷
出版:更新:

2020年是非比尋常的一年,就香港而言,除了受百年一遇的疫情衝擊外,去年反修例運動引發的社會動盪亦延續至今,《港區國安法》出台後,美國採取多項制裁行動,既取消香港特殊地位,又禁「香港製造」標籤。作為開放型經濟體,香港自然受到打擊,令不少人對這個城市的前景產生問號。「港經濟探索」系列報道,藉探討本港四大支柱產業面對的一些挑戰與機遇,希望能帶來一些啟示。

貿易及物流業為香港四大支柱產業之首,創造的GDP比金融業還要多,「養活」逾七十萬人。然而,「去全球化」浪潮到中美貿易戰,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國際貿易形勢只會愈趨複雜。香港貿易發展局總裁方舜文接受《香港01》專訪時不諱言,疫後世界經濟需要一定時間才復蘇,預計不少國家傾向把生產力及消費力留在自己國家,以保護本土經濟,以致供應鏈出現區域化的情況。而香港作為亞洲貿易樞紐,憑藉快速清關、免關稅等固有優勢,加上熟悉內地及東南亞市場,可作為雙向貿易物流的主軸,串連大灣區及東盟兩大經濟區,開發新藍海。

貿易及物流業為本港四大產業之首,佔香港GDP的21.2%,今年面對多個挑戰。

2020年新冠疫情像「黑天鵝」來襲,令全球產業鏈及供應鏈持續受挫,物流業更一度「停擺」,雖然現已慢慢回復,但餘波未了。「我相信疫情與去全球化是有一些相連關係,疫情下,許多地方封城,大家會想假如疫情再次發生,要怎樣避免停擺,都希望將生產力及消費力留在本土。」訪問伊始,方舜文便道出疫後新常態,她認為,疫情將加快供應鏈區域化,若企業在同一個區域生產及分銷,可以減少運輸成本,加上疫情期間不少國家實施封城措施,原材料供應及產品生產工序大受影響,企業如能在自家市場附近地區建立完整供應鏈,倘再有疫情爆發,工廠停擺機會將較低。

方舜文相信,未來全球供應鏈將會劃分為數個區域,但不可能由一個國家完全「包辦」,以亞洲為例,會有不止一個區域供應鏈,「要做到完整生產鏈,需要很多配套,起碼涉及一個區域,可大可小,內地、大中華及東南亞是一個區域,印度又可能自成一個區域,大家都想找回自己附近的供應鏈。」

然則,供應鏈區域化對香港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方舜文樂觀地指這變相縮短了貨物運輸距離,有助加快貨物運轉速度,可為市場帶來新機遇;與此同時,區域化後,中、低價值貨物可在區域內製造、配送和出售,而一些高價值的貨品,例如手機和電腦,甚至是貴價海鮮,仍需經香港入口或轉口至其他地區,特別是空運市場,「香港機場連接全球約220個航點,加上香港免稅、清關手續方便,貨品可在進出口後14日內再申報,這些優勢好像說了許多年,但內地及許多東南亞國家還未做到。愈貴的(東西)便愈要經過香港,例如海鮮便不能等!」

在環球經濟衰退下,中國卻與東盟有更多貿易合作,東盟並取代歐盟成為中國最大貿易夥伴。

翻查資料,東盟已成為中國的最大貿易夥伴,在東盟外國直接投資(FDI)排行榜中,香港排行第四,高於內地。再者,大灣區港口貨物吞吐量,香港仍佔一重要席位。方舜文認為,配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香港絕對可成為大灣區與東盟間經貿往來的主軸,這已成為貿發局明年的重點,「把這兩個最有潛力發展的地方連在一起,變成一個『三角』,不論東盟或大灣區想走出去又或引進來,都要經過香港,協助中小企開拓多元化市場。」

她補充,本港貿易及物流業最大賣點就是高效率,運作暢順,方便易用,亦匯集了全球的人才、技術及資金,再者,香港設有貨櫃碼頭及空運貨站,可以靈活地使用空運或航運運貨,而硬件配套也不斷提升。但方舜文提醒︰「其他城市不斷追趕,如果香港不提升自己的優勢,未來五至十年,真的會給人追上。」

張惠民表示若果中國與國際關係趨向惡化,香港所扮演的中間人角色便更為重要,因香港是自由貿易港,可以作為中國的「走盞位」。(受訪者提供圖片)

爭第一「無謂」 學者倡貴精不貴多

說到產業升級,香港中文大學亞洲供應鏈及物流研究所所長張惠民認同香港地方細小,倉庫費用昂貴,不能「鬥平」,他建議未來香港應發展高增值物流服務,例如醫療保健及特殊貨件、冷鏈物流,並利用科技來即時監察及追蹤貨件資訊,力求做到萬無一失。「爭排第一是很無謂的,我們要做精品,不是要同人鬥多,太多香港也『吞唔落』,鬥多是以前廉價東西才這樣做,精品多了就不精。」

在城市分工上,香港也要改變思維。張惠民坦言過往香港與內地貿易的發展模式就像「扒龍舟」,因中國不熟悉海外市場,便由香港帶領,「香港落一個指令,敲一下,他們扒一下。」但隨着中國產業升級和製造成本提高,低增值產業已逐漸離開珠三角,當地工業已轉為高增值、高技術產業,不能完全套用於一個標準,也要有客製化和設計元素。故他提議本港未來可以與大灣區內其他城市各自分工,「就像球賽一樣,每個球員都有不同角色,按照不同需要靈活走位。」香港更可在深圳、珠海等城市的自貿區放置一些物流業設施,解決本港物流業土地不足的問題,自貿區內的貨品可以在特別通道內運送到本港機場貨運站或碼頭貨運站,之後便可出口到世界各地。

上文節錄自第244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2月14日)《疫後供應鏈區域化 方舜文:港迎內地與東盟貿易新機遇 》。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44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是時候正視「雙重國籍」問題 建「中國香港公民」身份制度

改革派青年回應《施政報告》 前瞻香港未來三十年

美軍放口風 重建第一艦隊 美加碼遏華,解放軍如何應對?

被盜去了時光 新冠世代疫境自強

【科技.未來】網絡免責法第230條將修訂 美科技巨擘或失保護傘

分享子女點滴成為日常 「放閃家長」或惹上官非

疫後供應鏈區域化 方舜文︰港迎內地與東盟貿易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