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Low》令到明哥觸電說起 達明一派的音樂啓蒙

撰文:袁智聰
出版:更新:

劉以達和黃耀明暢談他們對David Bowie在「柏林年代」的兩張驚世駭俗專輯《Low》和《Heroes》的種種回憶。

1977年,英國搖滾變色龍David Bowie發表了標誌著其「柏林年代」的驚世駭俗專輯《Low》和《Heroes》;在今年,這兩張Bowie的傳奇性專輯亦相繼踏入面世的40週年。

早前達明一派踏足德國柏林,並且拜訪過Bowie收錄《Heroes》專輯的聖地Hansa Studios。今集【唱片經】再與劉以達和黃耀明暢談他們對這兩張Bowie深受德國krautrock及電子音樂影響的經典專輯之回憶。

同場加映談Fripp & Eno的《No Pussyfooting》,以及達叔分享King Crimson結他手Robert Fripp演奏技巧對他的啓蒙。

專輯簡介

1977年,英倫音樂傳奇David Bowie先後在1月及10月出版了《Low》和《Heroes》兩張專輯,日後被視為其「柏林三部曲」的第一、二章。

1976年底,Bowie與惺惺相惜的Iggy Pop開始在德國柏林定居,從而啓動了這位搖滾變色龍的「柏林年代」。其「柏林年代」的重點,是Bowie找來前衛音樂奇才Brian Eno作為音樂夥伴,來向他傾慕的德國krautrock電子音樂取經。

《Low》原名《New Music, Night and Day》主要在法國Château d'Hérouville錄音,到後期才移師到西柏林混音;而《Heroes》才是全盤在西柏林鄰近柏林圍牆的Hansa Tonstudio錄製出來,並引進了progressive rock先鋒樂隊King Crimson結他手Robert Fripp參與。

《Low》和《Heroes》乃猶如姊妹專輯的關係。那不但同是投射出Kraftwerk、Neu!、Harmonia等德國krautrock樂隊對Bowie的薰陶,吸納著德國電子音樂的冷洌氛圍而來;而且當年這兩張黑膠唱片專輯,亦同樣是劃分為一面是充滿未來派氣息的電氣藝術搖滾歌曲,一面則主要是耐人尋味、神秘深邃的ambient器樂氛圍曲目。

而1973年以Fripp & Eno名義發表的《No Pussyfooting》,是Brian Eno走出藝術搖滾樂隊Roxy Music後聯同King Crimson的Robert Fripp合作的專輯,兩首平均20分鐘的長篇氛圍實驗樂章,是Eno首次進入ambient音樂範疇,二人並開始鑽研Frippertronics的結他演奏系統。

左:David Bowie 《Low》唱片封套 右:David Bowie 《Heroes》唱片封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