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紋身爸爸 X 長髮教師 Nic Tse:小朋友只覺有趣

撰文:梁文賢
出版:更新:
Nic Tse 是紋身店「美華刺青」的老闆, 是現任兩隊本地獨立樂隊的成員,也是兩位小孩的爸爸。身兼多職固然繁忙,但作為父親,必定是「子女優先」,紋身或音樂這些興趣也要靠邊站。

每天早上六時,Nic就會起床為子女梳洗,送6歲的兒子Seb與3歲的女兒Olivia上學。一週內也有一兩天帶了Seb上課後,留在學校當義工,陪其他小朋友看書。「我多數約客人在早上11點後開始紋身,傍晚就可以回家吃飯。如果沒有預約,我會接女兒放學,天氣好就去沙灘玩。」

這位39歲的「潮爸」一邊為客人紋身,一邊接受我的訪問。留了一頭及肩微曲長髮,身穿墨綠色背心的他,露出了雙臂彩色的紋身。左臂一隻大孔雀,右臂一個成熟女子的人像,連雙腿及身體也充滿大大小小的圖案。我好奇問他:「子女看到紋身有什麼反應?」

他笑說:「子女完全不留意我的紋身!反正從小到大,他們的爸爸都有紋身。有時候看舊相,他們反而會問『這個紋身去了哪裡?』。」

Nic 會在自己的工作室幫客人紋身(攝影:黃寶瑩)
「美華刺青」內充滿着不同的裝飾(攝影:黃寶瑩)

紋身圖案是與家人有關的故事

滿身也是刺青,但原來第一個紋身是9年前才紋的。「以前夾band的時候,身邊很多人也有紋身,但我一點興趣也沒有。30歲時,認識多了紋身師傅,覺得他們的世界很有趣,於是就去紋了。」結果他第一個紋身就是右臂的一大片孔雀紋身,帶有復活的意思,也代表當時受基督教影響的自己。

「第一次紋身之後的數天,也有想過會否後悔。可是,之後再紋已經沒有after shock了。紋身變成了自己的聲音。」紋身不是跟隨潮流,而是將自己的故事刻在身體上。Nic說紋身的最大成功感是將一個概念透過圖案表達出來:「我的紋身大部分也與家人有關,因為他們是我生命最重要的。上半身的前面是一隻兔,那是我兒子的生肖;後面是一條蛇,則是我女兒的生肖。」

圖左是蛇的紋身,圖右是兔子的紋身,象徵一對子女的生肖(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收起「狂野」怕家長介意

第一次紋身時,Nic是一名國際學校幼稚園的全職助教。可能國際學校比較開放,校長完全沒有反對。「最麻煩的只是不知道家長會否介意,所以我一年四季也穿長袖衫上班,連去運動會也是。」

即使內心不覺得紋身是一件「壞事」,但在這個年代紋身就是給人一種反對強權,叛逆的感覺。活在這種意識形態久了,自自然然想收起這份「狂野」。

難怪攝影師邀請Nic在店內拍照時,他立即說:「我要先穿件恤衫。」

攝影師卻很震驚:「為什麼?穿背心才看到紋身呀!」

「哎呀,穿了恤衫比較像『爸爸』嘛。最多捲起少許手袖。」

遮起了紋身,也遮不住長髮。客人問Nic:「你當助教的時候也是長髮的嗎?」他說是,況且小朋友根本不介意:「他們會覺得很有趣,為什麼會有一個長髮的男人作他們的老師。」

穿了恤衫,自己感覺比較像一位爸爸(攝影:黃寶瑩)

我約他去band show  她卻約我去迪士尼

Nic除了是紋身師傅,也是本地獨立音樂界一位有名的樂手。曾是本地樂隊Elf Fatima及The Lovesong成員的他,現在是post-rock/post-metal樂隊 I See The Light Before Our Planet Explodes 的低音結他手與 post-hardcore / punk樂隊 Oh! Nullah 的結他手。

2016年,Nic在本地大型音樂節《Clockenflap》演出時,也帶了Seb與Olivia上台。「有幾次音樂節演出,他們也有來玩。不過,我想他們也沒有特別感覺吧,只是貪得意可以走來走去。」

問到他在家會跟子女一起聽什麼歌。這位搖滾爸爸笑了一聲:「以前他們的品味是還可以的,會聽The Beatles那些。自從他們看了美國青春音樂劇《Glee》,現在就聽迪士尼主題曲與Katy Perry,特別是女兒已經背熟了《Frozen》的劇情。」

「第一次帶他們去迪士尼時,真的毫無興趣,但見到他們這麼開心,作為父母就不用猶豫了,去吧。」

陪小朋友聽這些歌,Nic偶而也會心想「唔係啩」,但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改變是帶子女去迪士尼樂園。「他們還未出世前,我對迪士尼很反感,覺得好像在洗小朋友的腦。他們出世之後,去了幾次慢慢發覺這個樂園也有正面的地方。」原本以為只是一年內帶小朋友去一兩次,想不到Nic已經幫他們準備了全年通利證,隨時起行也可以!

他們一家隨時也可以出發去迪士尼樂園(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讓我的孩子都入讀國際學校吧

在國際學校當助教,Nic坦言,自己真的很喜歡接觸小朋友。「小朋友很誠實,想到什麼就會說什麼。遇到虛偽的人,也很容易看穿。他們看事物的角度很不一樣。」

剛巧,他自己也是在國際學校長大的。

Nic的母親是馬來西亞華僑,中文不是太好。父親工作忙碌,怕沒有時間照顧Nic的功課,就決定將他送到國際學校讀書。「國際學校的教育制度比較不同,他們會多點培養興趣及鼓勵學生,不會做錯事就踩你。反而讓學生多點探索新事物,不是死背重點。」

「平日家長閒聊也只講孩子的缺點,可能中國人的文化就是不懂得讚賞與鼓勵。」

作為過來人,他知道只要感受過國際學校的自由,就不可能習慣主流學校的生活。因此,初為人父時,Nic讓兒子Seb同時入讀兩種幼稚園。「他早上就到國際幼稚園,下午就到本地幼稚園,對他來說也是辛苦的。」現在兒子6歲了,同樣從事教育工作的妻子,也贊成帶長子與幼女到國際學校就讀。「本地學校真的很多功課,幼稚園也要天天回家繼續寫字。可是Seb現在讀小一,在國際學校也沒有功課的。」

只要是天氣好,接了女兒放學後,Nic就會帶她到沙灘玩(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學業成績不是最重要,反而教會小朋友有同理心、不自私、有自信,當一個好人更重要。課業壓力消失了,親子時間也變多,可以更常觀察子女的互動:「我發現他們真的很愛對方。女兒平日去上芭蕾舞堂,老師在課後派糖,她也會拿一顆給哥哥。哥哥也很遷就妹妹,妹妹快要4歲了,也不會有什麼呷醋的事。」

成為全職紋身師傅讓Nic有更多時間與子女相處(攝影:黃寶瑩)

告別浪子生活  過自由的安穩生活

Nic今年便40歲了。《論語》中有一句話:「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的而且確,他的一對子女除了令他接受了迪士尼之外,也讓他「更懂自己父母的心」,什麼決定也以家人為先。

大學時期在澳洲讀書,畢業後不想立即回港,便去美國芝加哥的一間非牟利機構工作。表面上是工作,但其實是去夾band,一玩便玩了3年。回港後從事教育工作,做過成人教育中心、做過私人補習,也做過國際學校。

除了專注紋身,專注玩音樂,還要專注照顧子女(攝影:黃寶瑩)

做教育的假期較多,有長假就會去backpacking(背包客)旅行。在他的個人Facebook上,也看到他以往拿着背包去印度旅行,在街上幫人紋身的相片。現在的旅行卻是為了家人而去的,不可能這麼街頭與隨性。

「以前經常去睇band show,但現在會多留在家。有時工作繁忙,回到家看到小朋友已經睡了,其實都會覺得灰。」

自己開紋身店,不是朝九晚五的穩定工作,卻多了控制自己時間的自主權。「四十而不惑」,多一點照顧子女,專心陪住子女成長,也是爸爸的心願吧。

Nic的工作室貼滿了自己繪畫的紋身草圖(攝影:黃寶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