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文創」由Susanna 創立,店內主要的⼯藝品是漆器與陶瓷。Susanna對漆藝情有獨鍾,始於十年前她到緬甸遊歷。當時她發現漆器製作看似簡單,其實背後的工序繁複,⽽且只能靠人手製造,更重要的是,這⾨⼿藝本源於中國,歷史悠久,Susanna自覺有責任將這種可貴的文化帶來香港。攝影:黃寶瑩
「土壤文創」於2012年創立,店內的工藝品主要融合傳統與創新的技藝。(黃寶瑩攝) 店內特地不用櫥櫃作展示,好讓客人能親手觸摸到器皿的質感。(黃寶瑩攝) 手造的工藝品形態及手繪圖案均略帶不同,正正反映著人在過程中擁有著不同的狀態,成品獨特而有情,流露出製作人不經意留下的痕跡。(黃寶瑩攝) 每件工藝品都用心製作及體驗,Susanna認為那份滿足感無可替代。(黃寶瑩攝) 店內的擺設獨特,不同的質感交錯,突出Susanna的別出心裁。(黃寶瑩攝) 由於用來製作漆器的胎體為木、皮、竹和紙等,因此拿在手的感覺十分輕巧,有別於陶瓷的特性是不易摔破。(黃寶瑩攝) 漆的原材料是樹汁,而陶瓷來自土壤,一切源自大地。(黃寶瑩攝) 工藝品是有關一處地方的文化,一條村落、一個家族的歷史,同時是人與自然環境的連繫。(黃寶瑩攝) Susanna指古老的工藝品有它們的歲月痕跡,她很欣賞當中的故事,這在風格個人的手作中較難找到,也是兩者之間的分別。(黃寶瑩攝) 城市發展的節奏為生活帶來便利,但往往流失趣味,Susanna認為機器造的必需品在市面上已很足夠,不過帶有故事的工藝品,卻獨一無二。(黃寶瑩攝) Susanna希望透過「土壤文創」這個平台,與不同的人交流。(黃寶瑩攝) 而在經營「土壤文創」時,Susanna也遇過不少愛好者,與她分享工藝的故事。(黃寶瑩攝) 原來伯伯是一名彩瓷老師,他主動與Susanna分享展覽中不同陶瓷的故事,兩人坐下一談便是三小時。(黃寶瑩攝) 能在這種場合遇到同好是難得的事,而巧合的是那天正是Susanna的生日,對她而言,兩人的相遇成為了她最好的禮物。(黃寶瑩攝) 工藝在香港一直被忽略,它屬於小眾,也未必有太多知音人,但Susanna沒有氣餒。(黃寶瑩攝) Susanna相信能找到知音,連結志趣相投的朋友,傳承上一代與下一代的故事,已經是最大的幸福。(黃寶瑩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