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拆局】林鄭民望翻盤戰 能否挽山竹後劣勢靠今仗?

撰文:莊恭南
出版:更新:

行政長官後日(10日)會宣讀上任後第二份施政報告,其中土地房屋、23條立法、侍產假等議題備受關注。而今次施政報告發表,恰逢超級颱風「山竹」襲港後近一個月。
風災過後,市面雖已逐漸恢復,只剩零星塌樹未及清理,但在暴風過後,林鄭的民望同樣被刮得七零八落,跌至上任以來最低點,尚未扭轉。因此,今次的施政報告,對林鄭來說,可謂別具意義,或可成為她力挽民望頹勢的轉捩點。

山竹過後,市面仍未恢復,打工仔就要上班,引致交通大混亂,政府善後工作失誤,拖累林鄭民望急跌。(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上月超級颱風「山竹」來襲,市面受災嚴重,雖然並無嚴重傷亡,但事後政府收到的樹木倒塌報告,卻創有史以來新高。而另一邊廂,災後林鄭政府善後工作怠失,引致翌日交通大混亂,不少上班市民怨聲載道,事態令林鄭民望遭受「重傷」,跌至上任以來新低,和塌樹報告一樣,都是「破紀錄」。

「山竹」吹塌民望 建制派亦批評

「山竹」後最新一份特首及政府支持度調查,已反映林鄭民望「插水」嚴重,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在9月18日至20日的調查顯示,市民對林鄭評分,大跌6.5分至只有50.8分,是上任以來最低。隨後於本月公佈,在上月19至26日進行的中大民調,林鄭評分同樣跌至新低點53.9分。

向來親政府的屈穎妍亦撰文批評林鄭處理風災善後工作不力,林鄭民望「危危乎」。(資料圖片/吳煒豪攝)

林鄭在風災後不考慮「停工」方案,堅持雇主與僱員間互諒互讓,自行安排,結果不但普通打工仔需於公共交通工具和道路尚未復原的情況下,艱難上班,就連公務員也於接近下班時間,才收到通知可彈性上班。而之後一日,林鄭非但未能為民怨「滅火」,反而堅持做法沒錯,更稱「攞特首出氣冇問題,特首可以俾人鬧」。對此,連民建聯劉國勳都指林鄭「發晦氣」,而立場一向親政府的專欄作家屈穎妍,也撰文狠批林鄭,暗示她是「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

施政報告曾谷起評分 抵消山竹劣評還看今朝

民望大跌,林鄭日前就說要「閉關」寫施政報告,又笑言,是因外界指她最好發表一份可挽回民望的施政報告。確實,林鄭上一份施政報告公佈後,港大民意調查顯示,其民望評分急升1.5分至61.1分,是她上任後第二高。當時林鄭主打民生,避談政治,外界普遍「受落」,該份施政報告,亦成為9年來,首份獲立法會通過致謝動議的施政報告。而教育界葉建源、會計界梁繼昌及衛生服務界李國麟三名民主派議員,更罕有支持致謝議案,也反映了林鄭在民生政策上,表現令人滿意。

社會上不少聲音要求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用地建屋,林鄭倘妥善處理,或可為她挽回不少民望。(資料圖片)

而今次施政報告,正是大好機會,讓林鄭可大展拳腳,以一份亮麗的政策願景,蓋過山竹過後的失策和失言,有關政策就算未能即時見效,多少也可讓市民「望梅止渴」,忘卻山竹翌日上班的怨忿。

爭議性矛盾浮上水面 第二份施政報告搶分不易

不過,施政報告到底會抵消市民對林鄭在「山竹」後,善後工作的不滿,還是只是將不滿轉移到土地房屋、23條立法等其他更具爭議性的深層次矛盾上,還是未知之數。

林鄭上任後即大打民生牌,首份施政報告後,教育、社福等若干容易「搶分」招數,早已用過。反倒是更為棘手的土地議題,隨著土地大辯論開鑼,就一直爭議不斷,她不但多番被質疑大辯論中,政府早有預設立場,而備受關注的粉嶺高球場去留問題,林鄭的猶豫不決,亦成為她要在土地議題上得分的一大難題。

港獨聲音不斷,再加上取締民族黨,再次令23條立法的爭議浮上水面。(資料圖片)

至於一直被林鄭懸而不論,稱要等待合適社會氣氛再提上議程的23條立法,在民族黨被取締後,恐怕也山雨欲來,林鄭無法再坐視港獨壓力不顧。不過,23條立法向來被外界擔憂,會打開打壓言論自由的「潘多拉魔盒」,倘林鄭沒有高超手腕「解畫」,隨時又會惹來民意反彈,相信23條立法將成為今次林鄭不得不處理的兩難,若要靠第二份施政報告挽回民望,實屬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