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逝世】雙查方案惹爭議 程介南:當年希望能夠拉近意見

撰文:李奕鳴
出版:更新:

武俠小說泰斗、筆名金庸的查良鏞於上月30日逝世。他曾在80年代出任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與同為委員的查濟民提出「雙查方案」,引起爭議。
前基本法諮詢委員會政制專題小組召集人程介南出席港台節目時表示,指查良鏞當年想提出比較保守的方案,藉以拉近中間及各方面的意見。他又指「雙查方案」失敗源於當年北京難以接受全民投票。

鍾劍華(右)表示,當年查良鏞提出「雙查方案」後,又與當時的國家領袖會面,所以當時基層知識分子感失望,覺得是「雙查方案」是「詭辯」,令查良鏞「大俠」的形象受損。陳景祥(左)指,當時社會有兩個主流意見,一是希望透過協議,有折衷、能包容中央政府及香港人意見的方案,二是民主派希望能直選特首及立法會。(張浩維攝)

1988年查良鏞出任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時,與同為委員的查濟民提出「雙查方案」,當中建議在第三任特首任內進行一次全體選民投票,以決定下任特首及立法會是否以普選產生。當年更曾召開「武林大會」,讓不同政見的人商討特首及立法會的選舉方法,並邀請查良鏞作為召集人。

程介南表示,當時社會上分別有人認為「雙查方案」保守及偏激,甚至有大學生以燒《明報》社論抗議。他提到,查良鏞在接受訪問時表示,想提出比較保守的方案,藉以拉近中間及各方面的意見,但最後不成功。但程介南珍惜當時商討的過程,認為「雙查方案」失敗的原因是當年北京難以接受全民投票。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表示,當年查良鏞提出「雙查方案」後,又與當時的國家領袖會面,所以當時基層知識分子感失望,覺得是「雙查方案」是「詭辯」,令查良鏞「大俠」的形象受損。他對此感到可惜,指如果社會不抱持開放的態度,有潛藏的政治意識時,提出建議的知識份子會被犧牲。

資深傳媒人陳景祥當年有份採訪《基本法》起草的新聞,談到對於特首及立法會的選舉方法,當時社會有兩個主流意見,一是希望透過協議,有折衷、能包容中央政府及香港人意見的方案,二是民主派希望能直選特首及立法會。

他指,當時的中間方案看似能融合不同意見,但最後難以獲得社會支持,因為當時的政治光譜已逐漸拉開,很難達成共識。他認為,現時香港有類似情況,很多人想尋求共識,但做不到,因此他認為難以再有「武林大會」的情況,指香港的政治人事、光譜更複雜,而主要的討論舞台或會在北京,香港已失主動權。

新聞工作者聯會常務理事劉瀾昌提到,近日李柱銘曾表示,若當日採用「雙查方案」,香港可能已有全面普選,雖然李柱銘後來解釋對「雙查方案」感遺憾。但劉瀾昌認為,這番言論反映民主派的某些領袖對「雙查方案」有反思,而且香港的客觀環境都希望有共識的方案去推行直選,因此對之後能否再召開「武林大會」持樂觀的態度。他亦是資深的新聞工作者,曾擔任鳳凰衛視公關主任,及亞視新聞及公共事務部副總裁。

程介南又提到,在2003年與查良鏞做專訪,查良鏞提到他筆下的英雄的結局是歸隱,原因是不可以與朝廷合作,及未能堅持自己的信念,認為這番言論道出文人從政的難處。鍾劍華亦認為,文人參政需要公平的權利及政制,在現時相對威權的統治模式下,有太多例子反映,文人參政就會就會進入醬缸,只能選擇成為朝廷的弄臣,或是為民請命,但現時的情況已反映此路不通,指現時很多政治紅線,難以再有人能夠發揮查良鏞當年的角色。

劉瀾昌提到,近日李柱銘曾表示,若當日採用「雙查方案」,香港可能已有全面普選。(張浩維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