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2024|周文港約見陳茂波 倡樓市減辣、跨局抱團出海

撰文:凌益琛
出版:更新: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將於下月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立法會選委界議員、香港教育大學協理副校長周文港聯同「G19」向陳茂波提交建議,其中周文港從四個方面提出刺激經濟、改善民生的措施。

周文港指出,2023年本是走出疫情陰霾的第一年,但受眾多外圍因素影響,經濟復甦速度未如理想。財政儲備由2019年3月的11,616億港元,逐步下跌至2023年11月的6,707億港元,而本財政年度首8個月累積有達1,641億港元赤字,比疫情肆虐的2022/23年度(財赤1,223億港元)更高,突顯「開源」、「節流」的重要。

自去年12月中旬起,周文港已經致函1,400多名選舉委員會委員及各界別代表,收集大家對未來香港經濟發展的意見。周文港總結說,大家比較關心香港的樓市、股市健康發展,並且多開發嶄新經濟增長引擎,帶動經濟增長、就業和稅收的增加。同時,亦要檢視現時開支較大,包括工務工程、發展新市鎮、公共交通費用補貼等項目。

周文港具體建議如下:

1. 促進樓市回暖,重振市場信心:建議特區政府推出更多逆周期的樓市政策,防止樓市形成不可逆轉的下跌趨勢,並造成大量的負資產個案,進而拖累經濟增長表現、以及增加金融系統的風險。當務之急,是進一步為樓市「減辣」,以及優化現行的樓市從價印花稅政策,包括為自住需求的首置客和換樓客減輕印花稅負擔,推動樓市平穩健康發展;

2. 跨局、跨機構合作「抱團出海」,撥款成立國際教育專門部門,吸引發展中國家的頂尖或中產背景學生來港,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建議教育局與商經局等政策局,或貿發局、投資推廣署等公營機構合作「抱團出海」,協助香港教育界面向海外開展宣傳和推廣香港教育品牌的工作;中長期亦可透過撥款成立類似「英國文化協會」、「留學澳洲」的國際教育專門部門;

3. 多管齊下地推動全社會踐行綠色低碳的轉型:建議特區政府延續今年3月底到期的電動車「一換一」計劃;並加緊在本地工商界推動建立產品碳審計、碳標籤的認證制度和服務體系,為中小企業推廣和實施碳審計提供財務誘因;並考慮設立專項的津貼計劃,為中小企業推行綠色生產和綠色營運提供現金補貼;

4. 關注和回應中產階層的需要,調整現有的薪俸稅制,包括放寬供養同住父母定義、將「新生子女雙倍免稅額」延長至子女出生的首三年、引入子女教育開支免稅額、設立聘請外籍家庭傭工開支扣稅;

5. 向中央爭取恢復深圳戶籍居民及擴大大灣區內地九市居民赴港旅遊「一簽多行」的簽證措施,以及放寬入境內地免稅放行額度:建議特區政府向中央爭取,恢復深圳戶籍居民赴港旅遊「一簽多行」的簽證措施,並將深圳居民現行的「一周一行」安排放寬至所有大灣區內地城市;向中央爭取提高訪港內地居民帶回內地的自用物品免稅額上限,從目前每次5,000元調高至起碼3萬元人民幣,不設年內累計次數限制;

6. 通過「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引入更多符合香港策略性產業規劃的重點企業來港投資:建議特區政府考慮提供土地、財稅、投融資等方面的優惠,向龍頭企業、尤其內地的民營龍頭企業(不少企業已成長為內地科技創新的主力軍)提供政策誘因,制定有利龍頭企業及上下游產業鏈在北部都會區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圈;

7. 優化創科及新型工業化相關的資助計劃:其中,建議將「產學研1+計劃」的申請對象,盡快從8間教資會資助的公立大學擴大至所有的自資院校;同時,基金對每個項目的資助額下限由1,000萬元下調至500萬元;

8. 完善相關調查統計工作,並考慮提供恆常或項目形式的資助,精準支援港人港商,以協助港人港商把握內地市場機遇:建議每年進行一次以大數據為基礎,全面、認真地收集港商和港人在內地經商、就學、就業、生活的跟蹤調查,以確保特區政府在支援內地港商、港人等工作是行之有效;以及參考「同鄉文化推廣計劃」的例子,考慮提供恆常或項目形式的資助,給予內地港人商會及團體;

9. 專門撥款予6大紀律部隊,全面開展青少年制服團體和國家安全教育工作:建議特區政府專門撥款予6大紀律部隊全面開展青年工作,以讓各青少年制服團隊強化其生涯規劃項目、招募隊員;更可藉此加強國際合作和參與,讓優秀的青年隊員既心繫祖國,亦放眼世界;

10. 撥款予教資會供8所資助大學,以及由教育局設立專供非教資會專上院校申請的「專上教育國民及國家安全教育資助計劃」:開辦有如美國、新加坡等地推行的「國家安全教育計劃」,又或各類國土安全和應急管理課程,加強專上院校的國民及國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