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建造貴絕亞洲! 劉國勳倡修例減行政措施 助整體成本省千億

撰文:李宇婷
出版:更新:

香港的建造成本貴絕亞洲!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倡議政府透過修例、減少行政措施等方法,降低香港建築成本。他以現時每年約1200億元政府工程,目標最少減兩至三成建築成本推算,每年最高可節省達300多億元,相關措施同時能惠及私人工程,預計整體社會的工程成本可減達過1000億。

政府每年的工務工程開支約1200億元,隨著將要開展北部都會區、交椅洲人工島發展等大型工程項目,加上房屋及交通等基建,連同私人市場的不同工程,建造業的預計未來十年總工程量值每年高達約3750億元。劉國勳今日(20日)聯同十個建造業界專業團體,與發展局副局長林智文、項目策略及管控處處長鄺家陞會面,就減低建造成本及時間提出建議。

將在明天(21日)立法會會議上提出「檢視工程審批流程及統整建造標準,善用創新技術減省建造成本和時間」議案的劉國勳指出,香港的建造成本貴絕亞洲,普遍較新加坡高出約5成,較內地一線城市如深圳更高達5、6倍,削弱香港的競爭力;建造成本不單影響樓價,更影響各行各業,包括租金等增加企業的營運成本,期望政府參考精簡造地程序般,透過修例、減少行政措施等方法大刀闊斧減低香港建築成本。

他推算,以現時每年約1200億元政府工程,目標最少減兩至三成的建築成本,單單政府工務工程每年便可節省300多億元,而措施也能惠及私人工程,預計整體社會工程成本將可減達過1000億,不僅對庫房及香港發展有利,好處亦可輻射至不同行業,有利整體營商環境。

劉國勳建議全面檢討、優化及修訂《建築物條例》及相關規例,指《建築物條例》自1956年制定至今從未修改,卻不斷有新要求,並以作業備考的形式推出,現時累積超過三百多份,因此應對《建築物條例》進行「大刀闊斧」的檢討,把已經成為長期措施的作業備考融入條例之中,若有部份作業備考的要求是屬短期措施,應整合為一本「指引」或「Code of Practice」,章節依要求的性質有邏輯地排列,方便查閱及依從。

劉國勳指本港的建造成本貴絕亞洲(夏家朗攝)

另外,劉國勳提出研究精簡工程審批流程,訂明及統整建造標準,他指香港建築師學會去年第三季進行的會員問卷調查,發現建築師日常平均要花近4成的時間來處理政府審批程序,超過一半建築師日常主要工作是項目管理,只有近2成半的建築師的主要工作負責建築設計。冗長的程序及行政工作,不單對人手做成壓力,亦拖長工程的時間,建議減少重複審批程序,理順標準不一,並透過使用新科技,將工作電子化,以減省審批時間及成本。

其他建議包括設立專責部門或擴大項目促進辦事處的統籌職能、在更多環節授權予政府部門以外的認可專業人士、所有法例或行政要求下的申請審批包括政府內部諮詢應設定時限或服務承諾等和引進創新建造科技、技術及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