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班子.博評】外界人才「門常關」,問責制名存實亡?!

撰文:李道
出版:更新:

林鄭新班子出爐,幾乎清一色舊面孔,這除了凸顯下屆政府搵人困難,也折射問責制接近名存實亡。

回想當初,為何引入問責制?一大主因,乃冀透過政治委任制度,來招攬公務員體制以外的人才入閣。有別於昔日模式,司局長不再由公務員擔任,而是改由特首委任心儀人選空降。箇中好處,乃可開放門戶、拆牆鬆綁,全社會的精英賢達皆能夠加入政府。

然而,目睹林鄭新班子,不禁要問:這豈非回歸舊時模式?首先,除了前民主黨員羅致光,其餘所有問責高官均非來自外界。三司十三局之中,逾半皆由舊班子過渡,三位司長和三位局長獲得留任,另外四人則由副局升任局長,更重要的是,其餘五名局長也從公務員體系調遷,包括了三名前常秘和一名前特首辦主任——由是觀之,這豈不是AO調升模式?事實上,追本溯源,新特首林鄭月娥本來也是一名AO!

可以說,倘若政府高官都由AO擔任,問責制豈非名存實亡?這是回歸AO治港或公務員治港嗎?

董建華引入問責制之初,的確成功招攬過不少外界政商人士,到了梁振英政府,也委任了不少「梁粉」外援(先別論他們是否人才);可是,時至今日,問責制或已不合時宜,根本不能吸引非政府人才。主要原因,前文已作分析,除了基於林鄭個人因素之外,問責高官們求財不遂、求權不得,以至基於明哲保身考慮,都令精英賢達搖首卻步;文章當時就提出,除了本身已屬政府梯隊,否則難以吸引外來人才加盟。畢竟,於今高度政治化的環境裡,沒有足夠政治智慧與經驗的話,實難在「一國兩制」的矛盾中找到生存夾縫。此前好些反面教材前車之鑒,既令林鄭揀人時慎之又慎,外援入閣時同樣也慎之又慎。

董建華當年引入問責制

所以,除非亟欲貢獻香港,否則誰又願意走進熱廚房?聰明的做法,許是躲在行政會議內,因為這既受集體負責的保護,又能軍師般坐而論道指點江山,爛頭卒的粗重工作都可交由問責高官執行——當然,譬如在金融政策上,德高望重的任志剛與掌握實權的陳茂波會否出現矛盾?這又是另一題目了。

惟話說回來,即使真箇回歸AO治港或公務員治港,也非全無優點可言。如前所述,姑勿論政治智慧了,若連半點政治經驗都無,外人初入政府難免容易焦頭爛額,對內對外都恐適應不來。有謂「做生不如做熟」,張建宗在回應「二流」批評時,反駁指新班子「易於交流」,背後思維其實如出一轍。

故此,實不排除,不單今屆政府回歸AO治港,往後政府的組班也可能因為同樣思維而得出同樣結果。始終,外界人才加入政府陷入「門常關」之窘,以致問責高官不得不由政府內部擢升,某程度乃外部客觀原因相互交煎所致——不論促成其事的乃林鄭,抑或是中聯辦或港澳辦,一切皆恐是歷史發展必然結果。當然,這很可能也是沒有民主普選、由特首到高官均缺充裕民意授權的必然結果了。

可以預期,公務員的「多做多錯,少做少錯」官僚主義,既已極嫌保守;現在問責制不是擴大了,反而是AO制獲得擴大,這個政府只怕注定更加保守。事實上,觀乎林鄭的新班子舊面孔,保守味道已非常強烈;下屆政府施政貫徹保守作風,基本上完全順理成章。

惟話說回來,這對降低香港的政治動蕩,又未嘗不是好事吧——過去,不是有聲音反對問責制嗎?現在,新的政治委任不是求仁得仁了?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