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九大.博評】王岐山走與不走,真的重要?

撰文:鍾國志
出版:更新:

《讀賣新聞》在8月24日頭版報道十九大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七人名單」——習近平、李克強、汪洋、胡春華、韓正、栗戰書、陳敏爾;這宗新聞的焦點完全表露於《讀賣》的標題:「王岐山無名」。若然報道屬實,對於不斷吹捧習近平集權論、甚至把習描述成野心家的外媒或港媒而言,短期內無疑是顯著打擊——當然,他們總會找到另一套的闡述方式說下去,如團派一統江湖更顯集權云云。但傾向理性分析的讀者,更應從中共近年發展的脈絡,辨識王岐山告別權力核心的政治意義。

對不少人而言,王岐山在十九大的去留,不止說明中共是否仍堅守「七上八落」(67歲留任、68歲退休)的非明文規定,更可能預告習近平在二十大的去留。有言「七上八落」只是江澤民與曾慶紅為阻李瑞環連任而制定,但其利(便利權力交接、提拔具能力卓見的新血)遠大於弊(欠缺具能力的接班人仍須勉強交棒),近年也真的近乎成了「天條」。不少媒體不斷「報道」王岐山將以69歲之齡連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其背後用意不在於強調反貪腐工作將厲然續行,而在攻訐習近平執意破壞權力傳承的「習慣」,以為第三度出任中共總書記鋪路。

但我們真應無限上綱式演繹王岐山、甚至習近平的去留?對中共而言,習王體系是維持下去或適時告別,關鍵大概在於怎樣才是最為有利於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若然留是最為有利,那便留,反之亦然——當中不可能沒有權力鬥爭的考量,但也必須在社會整體利益與權力鬥爭之間找到平衡點——否則這就是中共高層為奪權爭利而殺雞取卵,也就是他們常掛諸口中的「亡黨」危機。

習王體系若要保留,大概只能出於一種考慮——就是中共領導在新生代中找不到合適接班人。這無異於昭告中共在黨建與人才培訓方面力有不逮,但若然強行交棒將有損國家根本利益,也就不得不強而為之。無論怎樣說,習王去留本質上是中共基於管治實際需要而作出的決定;這對中共發展而言當然是大事,但究其本質不過因時制宜而已,實在無須過分解讀。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