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後自由行時代的港澳經濟轉型與多元化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李雋樂、余為政

過幾天即將公佈今年「十一黃金週」港澳自由行的到埠人數和消費量,隨之而來就是各方專家對統計數字的評論和分析。對於自由行的執著與焦慮,可以說是當今日益分化的社會裡少有的共同話題,但這個現象本身也反映了港澳輿論還沒有構建一個「後自由行時代」經濟產業的心理準備,還停留在怎樣擷取自由行剩餘價值的思維。

開放自由行的原本用意是幫助兩個特區走出「非典」對經濟的衝擊,開宗明義就是權宜之計,就是非持久性的「橫財」,主要是擷取從改革開放以來累積的短程旅遊和消費需求。即使內地遊客熱潮過後,旅遊業還是澳港兩地的經濟支柱之一。

「經濟轉型」與「經濟多元化」這兩個概念相關但又不盡相同,而這個差異對出口導向的小型經濟體尤其重要。

幼兒食品和非處方藥品廣受自由行旅客歡迎。(資料圖片)

簡單來說,對於這樣的小型經濟體,經濟多元化的核心意義在於保持轉型的能力和彈性,而不是一般經濟體傳統意義的「減少經濟波幅」。小型經濟體缺乏規模經濟,需要集中資源生產一兩種商品或勞務來換取各種生活所需。但外部市場的需求或各種產品勞務的相對價值總會隨著時代而改變。

大型經濟體平時就很自然地有各種產業並存,即使現階段缺乏相對優勢的產業也可以透過有限度的內需來維持,以保持日後一旦需要轉型時的彈性。相反的,如果任由小型經濟體自然發展,自然的結果是側重於個別產業,因為這是短期的靜態最優化方案,但一旦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轉變時,就會受到較大衝擊。

所以關鍵問題並非在於每年自由行遊客量的變動波幅,而在於港澳兩地作為小型經濟體能否成功轉型,而不只是多元化。即使其他產業無法成功發展起來,但旅遊業的轉型再造還是可能的。面臨內地電商的競爭和之前港幣的相對升值,原本血拼天堂的優勢受到侵蝕,但如果能樹立起品質聯合保證的聲譽,在內地假貨盛行的刻板化印象之下,還是有可以區隔的空間,幼兒食品和非處方藥品(含中藥和保健食品)就是可以借鑒的例子。親子閤家之旅和文創之旅在澳門也逐漸起步,葡式文化遺產的特色樹立以及借地橫琴的高爾夫球場是一個良好的嘗試,但如何在博彩和血拼以外給旅客一個再次造訪的理由,還是值得進一步深思的。

 

【編按:作者李雋樂為澳門城市大學商學院高級講師,余為政為澳門城市大學商學院副教授。】

澳門的葡式文化遺產特色。(識覺中國)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