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教院前副校長陸鴻基】教授安息與大學崩壞

撰文:邵家臻
出版:更新:
陸先生的風高亮節,在高等教育崩壞之際,特別叫人懷念。懷念的,不是他坐擁幾多研究經費和專利項目,甚至他發表過幾多篇甚具impact factor的學術論文,這些都不甚重要。叫人由衷懷念的,是陸先生作為一個讀書人的人格修養,以及對社會和良心的責任。
邵家臻
陸鴻基紀念彌撒由其生前教會友好籌辦。(鄧芯怡攝)

吳靄儀寫陸鴻基,有種春蠶吐絲的艱辛,叫人感動。

那一代讀書人典範 學友同僚紛紛致敬

前教育學院副校長陸鴻基教授於3月23日在加拿大病逝,享年70歲。身為學友的吳靄儀撰文《悼念陸鴻基》,除了交待他們識於微時,更有「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當頭棒喝:「我們那一代人不憧政治雄心,只有沉重的使命感。現代人講究功業成效,我們那一代讀書人注重人格修養,特別是對社會及對自己良心的責任。陸鴻基是這樣的讀書人的典型。」

其實,對陸先生的懷念又豈止是他的大學同窗和學運戰友,不少在大學工作的人也紛紛撰文,向陸先生作最後的敬禮。而他們講得最多的,是他任教育學院副校長時的事蹟。話說當年有主理教育的高級官員,要求教院管理層開除4位批評教育制度的學院老師。校長莫禮時和副校長陸鴻基不惜將自己的仕途押上去,以捍護教院的院校自主,及教職員的學術及言論自由。結果,他們因此不獲續約,並賠上巨額的法律訴訟費用。隨着他們離開香港這個傷心地,「教院風波」算是告一段落。直至今天,陸的離世,才再次叫人回望這道brightest light in the darkest night。

學術資本主義主導 高教崩壞

《高教崩壞:市場化丶官僚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是台灣社會搶救大學,重建高教的重要一步。戴伯芬和林宗弘等年輕學人眼見學術資本主義(academic capitalism)和學術官僚主義對高等教育的斲傷,逐以兩年時間寫成專書,深刻分析高教環境的鉅變,以及學術巨塔如何傾斜,並提出行動和抵抗的可能。

作者以為,「大學作為一種公共投資」的風光日子,早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大學學歷是一種個人投資」。當學歷成了商品,大學自然就是學店。學店面對市場機制的競爭,逐漸自負盈虧,並與財團或政府合作生產有利可圖的知識與技術產品。如此一來,大學的定位就由「格物天地,思辨人文」的知識追求,變成是走進市場社會,以「知識獲利的能力」的知識工業(knowledge industry)。它乾脆揚棄了「大學應保有某種獨立於國家社會的尊嚴,才能成為自由包容的知識社群」的珍貴傳統,反而盡情充當國家的「服務站」(service station),專門滿足從政府而來的委託計劃丶產業人才培育和技術硏發等等工作。

至於學術,它本來是大學的靈魂,關乎探索和發現新知識的方法和過程。而它的目的,不為別的,正是為了實現人的平等、自由丶尊嚴,以及尊重人的多元丶理性丶獨立和創造。可是,在學術官僚主義下,學術被窄化成學術論文和研究經費,並在形式主義的專業小圈子內自誇自讚、沾沾自喜,輕視甚至排斥學術在公共生活中的知識自由交流和公共運用,這無疑是捨本逐末的學術崩壞現象。可惜,那些位高權重的academic leaders非但沒有對「學術走了樣」表示關注,反而對那些關注學術崩壞現象的人,嗤之以鼻。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陸先生的風高亮節,在高等教育崩壞之際,特別叫人懷念。懷念的,不是他坐擁幾多研究經費和專利項目,甚至他發表過幾多篇甚具impact factor的學術論文,這些都不甚重要。叫人由衷懷念的,是陸先生作為一個讀書人的人格修養,以及對社會和良心的責任。

願陸先生安息。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