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中俄經濟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撰文:楊立明
出版:更新:
儘管俄羅斯政府近年不斷鼓吹「向東看」的國策,隨着其在國際舞台日漸孤立,其亞洲盟友(包括中國)對俄的經濟困境可謂是愛莫能助。
楊立明
王毅(右)在前年11月初訪俄時,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會面。(新華社)

中國與俄羅斯曾一度被譽為「金磚四國」──這個概念是由美國投資銀行高盛的首席經濟師Jim O'Neill在2001年率先提出。在短短15之間,中國、俄羅斯、印度和巴西這四個國家卻面對不同的經濟問題。當有人質疑「金磚四國」已死,亦有人認為部份國家如俄羅斯擁有豐厚的天然資源,只要全球期貨價格回升,俄經濟便可重返昔日的光景。

今年經濟學人智庫發表一份題為「增長轉型期」(Growth Crossings)的研究數據,而該研究根據經濟體系在過去15年的發展預測經濟體系在未來5年的變化。這項研究共調查了全球9個經濟體系,當中包括中國和俄羅斯。

中國經濟奇跡較難在俄實現

中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迅速發展,而在2001年加入世貿以後,發展速度更是一日千里。同為具共產背景國家的蘇聯在1991年解體,而新俄羅斯亦在2012年加入世貿。當時曾有分析預測,俄或步中國後塵,成為世界舉足輕重的經濟體系。

然而,世界銀行的最新數據卻顯示,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高於俄羅斯5倍。如今中俄兩國分別面對不同的經濟挑戰,如西方制裁、油價低落等,經濟學人智庫預測兩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將在未來放緩。

值得注意的是,經濟學人智庫是針對增長的百分比作出預測。由於兩國經濟規模有別(見下圖),儘管兩國經濟增長在百分比上相近,而其實際增長數字卻是倍數之差。

俄在出口與外國投資兩面受困

相關研究亦有對中俄兩國在出口和外國直接投資作預測。數據顯示,中國在這兩方面大幅拋離俄羅斯,而兩國在出口層面的差距更將會越來越大。

究其原因,俄羅斯主要面對油價低落和西方制裁這兩方面的衝擊。作為全球最大的原油生產國,石油佔俄出口收益的三分之二,而如今全球油價長處低位,由2014年6月每桶逾美元110跌至2016年4月約美元48,可謂重創俄的經濟收益。

此外,自俄入主克里米亞,歐美國家先後對俄發動經濟制裁,而俄更對這些國家施以反制裁,不但削弱對外出口,更令外國投資者對俄市場卻步。

俄經濟陷     中國愛莫能助

在2014年,中國與俄羅斯簽訂世紀能源大單,而這宗交易被國際媒體形容為中俄關係「歷史最佳時期」的象徵。可是,中國卻沒有為俄經濟提供顯著的幫助。

援引歐亞開發銀行公佈的數字,中國對俄累積的直接投資亞洲排名第4,只有美元33.7億,約佔日本對俄投資的四分之一。更重要的是,相關數據截至2014年年底,而當時俄羅斯尚未與土耳其交惡。

換句話說,儘管俄羅斯政府近年不斷鼓吹「向東看」的國策,隨著其在國際舞台日漸孤立,其亞洲盟友(包括中國)對俄的經濟困境可謂是愛莫能助。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