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美大選.直擊】希拉里能否一圓總統夢 決定權在Y世代

撰文:張景宜
出版:更新:

還有不到 50 天就是美國總統大選,Y 世代(Millennials)在今次選舉將會有舉足輕重的角色。
兩位候選人希拉里和特朗普,誰能入主白宮,就看這群年輕選民的投票意向、投票率和對各種議題的取態。

有支持民主黨的學生表示,即使對希拉里有多不滿,但是不想看見因為年輕人不投票,而令到特朗普在多個搖擺州份跑出。(Getty Images)

筆者近日參與一個由美國國務院外國媒體中心舉辦的採訪團,與世界各地的傳媒行家一同走訪華盛頓、維珍尼亞和丹佛,了解美國總統大選最新情況。首站就在華盛頓與多個青年組織、智庫負責人和政界人士交流,受訪者的焦點都放在 Y 世代如何左右今次選情。

希拉里輸在個人誠信 未能承接 Y 世代對奧巴馬的支持

Y 世代的年輕人,泛指 1981 至 1998 年出生,介乎 18 到 35 歲的年輕人,佔整體選民人數逾三成。跟之前兩次總統選舉不一樣,很多來自這個年齡群的選民都對目前的兩黨制,以及兩位候選人希拉里和特朗普反感,並不特別願意「被代表」。不論是大學生還是基層青年,他們對政治議題的了解和敏銳度,都遠超其他年齡族群。當中有近七成 Y 世代選民對特朗普沒有好感,但是他們寧願不投票,或選擇第三勢力的候選人,也不會支持希拉里,不少人認為沒有候選人能真正代表他們。

資深民調專家 John Zogby 認為,本來這是一場毫無懸念的選戰,民主黨大可乘着奧巴馬的高民望、共和黨內鬨和特朗普不斷自製公關災難等因素,在選戰中取得絕對優勢;但是因為希拉里和競選團隊未有處理好健康問題,電郵門又未有及早反應,結果贏在從政經驗,輸在個人誠信,未能取得 Y 世代選民的支持和信任,一直只能維持幾個百分點的優勢,非但浪費了桑德斯無私的支持,也讓不少民主黨人為之氣憤。

資深民調專家 John Zogby 認為,本來這是一場毫無懸念的選戰,民主黨大可乘着奧巴馬的高民望、共和黨內鬨和特朗普不斷自製公關災難等因素,在選戰中取得絕對優勢。(相片由作者提供)

他引述 2008 年和 2012 年的選舉數據,發現奧巴馬在 Y 世代的得票率,分別是 66% 和 61%。現任總統挾着高民望,遊走多個州份為希拉里拉票,理應能承傳支持度;但近日的民調顯示,Y 世代的選民,只有 31% 支持希拉里,餘下 26% 支持特朗普,29% 支持自由黨候選人約翰遜(Gary Johnson),15% 支持綠黨候選人施泰因 (Jill Stein)。

支持黨不支持人 因候選人不了解 Y 世代

形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或許能從幾個支持共和黨價值的年輕人中看出端倪。

筆者走訪維珍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時,參觀了共和黨眾議員競選辦,其中一位來自康涅狄格州的學生 Alison 認為,雖然她十分認同共和黨的理念和倡議的政策,但她不會投給特朗普,也不會因此轉投希拉里。她認為,她的州份向來都是民主黨的票倉,她的一票應該投給與自己理念相近的候選人,而自由黨候選人約翰遜將會是較好的選擇。假如給希拉莉競選團隊知道,可能會用不要浪費選票、棄保等理由遊說她,但她跟成千上萬的 Y 世代就是有這種獨立思考,既可以參與共和黨眾議員競選工程,又不隨波逐流支持特朗普。 

戰後嬰兒潮(Baby Boomers)的一群選民,還可以在希拉里或特朗普身上找到寄託和美國價值的象徵,但是像他們的金髮一樣,美國昔日的光輝只是歷史。對 Y 世代而言,除了對候選人個人形象不滿,他們也覺得希拉里和特朗普與他們沒有共鳴,也沒有了解他們真正關心的議題:沉重的學生貸款,環境污染和全球化經濟對本土就業市場的持續衝擊。

共和黨眾議員競選辦其中一位來自康涅狄格州的學生 Alison 認為,雖然她十分認同共和黨的理念和倡議的政策,但她不會投給特朗普,也不會因此轉投希拉里。(相片由作者提供)

就業問題也在今次選舉備受關注。顯然,當兩黨候選人還在爭辯哪些職位應該外判到中國或東南亞國家的時候,年輕人關心的根本不是職位是否流失海外,而是應該投身哪些行業才有前景。

對兩黨制、候選人的虛偽和無知,以及不滿改革步伐緩慢等原因,都令 Y 世代投票率偏低。對比其他組群,合資格選民在過去的選舉有六到七成的投票率,Y 世代卻只有不到五成。有不願具名,支持民主黨的學生表示,假如多一成人出來投票支持希拉里,勝選就肯定毫無懸念。他認為,即使對希拉里有多不滿,但是不想看見因為年輕人不投票,而令特朗普在多個搖擺州份跑出。這幾個月在美國各個大學,有不少學生自發組織選民登記活動,呼籲學生投票,表達意見。

加深年輕人了解政治 盼帶來改變

美國社會也有不少有心人,希望幫助年輕人加深了解政治和管治,讓他們的聲音走進體制。

Facebook 第一任總裁 Sean Parker 就是其中一名熱心改變這個狀況的人。他投資成立 Brigade,讓年輕人積極參與討論和增加公民參與。有別於電視、雜誌和報紙,Brigade 編輯為讀者訂好每日的頭條和重點新聞,讓用戶自訂討論議題,就各自關心的題目發表意見,更可以邀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支持心儀的候選人。負責 Brigade 的 Impact Partnership 工作的 Jessica Dahl 認為,年輕人較關心種族不平等、氣候變化等議題,她希望能夠鼓勵更多人登記,並將意見和看法轉化為集體的行動,帶來改變。

Brigade讓年輕人積極參與討論和增加公民參與,讓用戶自訂討論議題,更可以邀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支持心儀的候選人。(Brigade官網截圖)

如何把握和連結年輕人的訴求,轉化為選票,是希拉里和特朗普團隊最關注的議題,這個群組的人數和影響力在今屆選舉扮演最關鍵的角色。

9 月 26 日晚(美國時間)第一場電視辯論,分析員普遍認為是希拉里拉開與特朗普民調差距的最後機會。就着幾個年輕選民關注的議題,假如她再不能提出讓人信服的解決方案,又或者不能直接了當的回應誠信和健康問題,多麼華麗的措辭和重彈豐富從政經驗的舊調都只會幫倒忙。

八年前她失卻了民主黨提名,今年好不容易爭取到,如果不加把勁爭取 Y 世代的支持,可能下一本書的題目就是《走不完的最後一里路》。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