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問教育中人:生涯可以規劃嗎?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生涯規劃得來嗎?筆者提問對象,不是吳克儉,聽言觀行,吳局長似乎未能理解,何況特區政府換屆在即,留於看守。叩問輕拋,亦不欲石沉無涯,只希望來任教育局長、相關AO,更重要是有心從事教育的人,好好想想。
陳心言
吳克儉「分析」大學生壓力成因,其一在於大學生未做好「生涯規劃教育」,未能入讀自己有興趣、強項的科目,未能受壓,因而輕生。圖為中學生到港大參觀入學資訊日。(江智騫攝)

文:陳心言

網上圖片

周末沉潛,休整心神,閒來讀讀書,隨手從書櫃拿來台灣詩人、作家余光中散文集《青銅一夢》,首章便是<九九重久,究竟多久?>,當中談到獲出版社邀請,自述往事,聊以成傳。余光中推卻,一來嫌麻煩,免得要翻箱倒櫃,打撈陳年舊物佐證;二者,不想「不打自招」,別人吹捧自己功高有才學,其實有苦自己知,麻煩事多多,萬不欲為自己立傳,免得貽笑大方。

余光中文風素來幽默,不時自嘲,不料順着讀,大詩人談到時下香港教育界「瘋行」的潮語「生涯規劃」。內文只是自況,並無指涉香港教育政策,有關生涯規劃一段,不妨細想。

「所以每次聽人闊談什麽『生涯規劃』之類的高調,就非常慚愧,覺得自己真是苟且極了。正如辦手續要填表,到了『永久地址』一欄,就不勝徬徨。我哪來什麽永久地址呢?似乎該填『陰府』,那未免太沉重了。也可以填『天國』,卻又樂觀得不負責任。從中文大學到中山大學,24年來我住的都是不永久的宿舍,『退休』就等於『退房』(checkout),哪來永久地址呢?」
余光中文中寫道

人生可以規劃嗎?

這位多產文豪,推卻寫傳麻煩之餘,點出生涯規劃的困局:人生好,生涯亦罷,可以規劃嗎?推進一層,有規劃的「方程式」嗎?余光中質疑,否則不會因為要填永久地址,感到「彷徨」。

讀來不免想到教育局長吳克儉日前談到,生涯規劃跟學生自殺的關係。傳媒報道,吳克儉出席活動致詞,「分析」大學生壓力成因,其一在於大學生未做好「生涯規劃教育」,未能入讀自己有興趣、強項的科目,未能受壓,因而輕生,「一有唔舒服的事,佢就頂唔順」,以此強調生涯規劃之重要。

吳克儉出曾透露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報告內容,指學生壓力成因源自未做好生涯規劃,言論瞬即引來批評。(資料圖片)

生涯規劃得來嗎?筆者提問對象,不是吳克儉,聽言觀行,吳局長似乎未能理解,何況特區政府換屆在即,留於看守。叩問輕拋,亦不欲石沉無涯,只希望來任教育局長、相關AO,更重要是有心從事教育的人,好好想想。

生涯規劃在外國並不是新鮮事,只是近年政府繼「發展資訊科技」、「廣泛閱讀」外又一個名目、口號。概念本意是引導同學認識自我,多了解社會不同崗位和環境,準備當中包括升學和就業元素,實務即不少學校「升學及就業輔導組」平日的工作。

生涯規劃 不應單純灌輸主流工作價值

然而,教育局只強調同學及早適應職場,推行商校合作,讓同學到不同機構實習,學校又安排職場僱主向同學分享經驗,背後灌輸的是整個社會不斷追逐現實和功利,同學老師面對朝令夕改的繁重課程之餘,又要承受所謂主流社會的工作價值觀:效率、服從。工作可以是享受,可以有解放,工作以外仍有很多空間,不過同學都不能在「生涯規劃」的大蠹下探索到。學校亦只能按年獲得50萬的生涯規劃資助,多請「平價老師」、教學助理,負責各種學校雜務,教學行政一籃子問題,可能靠這筆填補修補。生涯規劃淪為鐵板一塊的行政指令,由上而下,老師同學無想像空間,只是按模執行。

書店有否余光中傳?有。余光中最後「屈服」於出版社建議,由他人為其寫傳,自己和家人答客問,書成《茱萸的孩子-余光中傳》。

余道:

「面對這本傳記,我好像落入了達利的詭計畫境,不知爲何,竟站在長廊的一頭,看着自己的背景沒向另一端的過景,又像是在看自己主演的不太連貫的連續劇,一段又一段的前文提要,有時倒帶動,屢屢停格。這,就是我嗎?不禁自問,便封面明明說是我的傳記。」

人生風景,還待自己慢慢細賞。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