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要有怎樣的校長?

撰文:方蘅
出版:更新:

近期,報道指,港大只有一個本土派候選學生會內閣,未幾,港大校長馬斐森宣布辭職,兩宗新聞擺在一起,令人憂慮港大未來的狀況。

港大校長馬斐森向港大辭職,將於明年1月提早離任,其後轉職愛丁堡大學校長。(鍾偉德攝)

「佔中」以來,港大可謂風雨飄搖。尤其是過去兩年,先是副校長任命風波攪動人心,繼而有校委會風波鬧得舉城震驚,學生與管治階層的矛盾日益激烈和尖銳,影響所及,其他院校也有類似衝擊,諸如特首任校監的制度引來廣泛爭議。就在這風口浪尖的時刻,港大校長馬斐森宣布,將提早於明年離任,回英國任愛丁堡大學校長。 

港大校長之職,可說是個燙手山芋,前任校長徐立之離任時,校園政治化的迹象已日益明顯,以致空缺乏人問津,最後落在履歷不是很亮麗的馬斐森手中。「佔中」以後,社會矛盾更形突出,大學校園日益不寧,本土派執掌學生會之下,衝突更加劇烈。在這當中,馬斐森其實力圖取得平衡,例如,他在「佔中」時探望參與佔領的學生,表達了他的關懷。在副校長任命事件中,他擺出與校委會不同的立場。然而,他也並不是一面倒同情學生,在校委會風波中,他怒斥禁錮校委的學生為暴民,因而招來學生的不滿。就是在他宣布辭職時,港大的學生領袖也並不認同他在港大的工作。與此同時,坊間又盛傳他和校委會主席李國章不和,並且不時遭特首照肺。總之,方方面面都給他壓力,確是吃力不討好。如今,他要走了,人們不禁要問,到底怎樣的人才能勝任港大校長之職?

有人認為,在現時政治化的形勢下,馬斐森以英籍人士的身份來執掌港大,本身有一定的好處,起碼人們不會區分他是藍絲還是黃絲,可以較中立和超然地處事。當學生有戀殖情結時,他的英國人身份本可有助雙方建立關係。不過,縱是如此,他還是得不到學生的認同。另一方面,還有一些人會因他英國人的身份而心生排斥。事實上,他也竭力想做到中立持平,但效果卻是兩面不是人。由此看來,英籍這個條件也未必一定有利。如果換作是來自海外的華人,效果又會如何呢?這樣的人一來較熟悉華人社會,二來在香港沒有利益瓜葛。當然,他們不能有支持「港獨」、「台獨」的傾向,以免與建制齟齬。這樣的身份,應是較為理想的。

馬斐森的局限還在於,他的名望不夠。他來港大任校長前,只是布里斯托大學醫科及牙科學院院長,未有擔任大學校長的資歷,因而很多人都對他有所質疑。這在一開始,就有鎮不住之嫌。如果港大再找校長,一定要德高望眾,這對紓解現時的困局是一大幫助。當然,這位校長的手腕必定要高明,善於周旋於各個不同利益團體之間,這才是最重要的。

有超然的身份,又要德高望重、手腕高明,這樣的人才豈是易得?港大校長雖是高薪厚職,較愛登堡大學校長的薪酬多出三分之一,可是還是留不住馬斐森留任到約滿,可見錢也不管用。只望其他條件轉好,例如特首選舉在即,校監要換了,若校監較柔性,或許校內校外的矛盾也沒有那麼深,對校長也會好一點吧。

我們寄望社會有和諧的環境,港大有出色的校長。總的來說,港大是本港最高學府,只望全校上下一心,搞好學術,不要耽於政治,這才是香港之福。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