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勞工市場兩極化 成薪酬加幅差異主因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香港的貧窮問題很大部分是在職貧窮,要解決在職貧窮問題,要從勞工市場結構出發。

整個在職貧窮問題主要源自香港的勞工市場兩極化。(資料圖片)

文:顏汶羽(青年民建聯主席、觀塘區議員)   

自最低工資實施後,香港勞工的工資中位數的確有所改善的,收入在5000元至9000元的人口總數由2011年的91萬多人下降至2015的35萬多人。基層勞工的生活因最低工資設立而有了最基本生活保障,失業率亦沒有出現明顯的變化。

最低工資的實行使市場上不同低技術及低學歷工種的薪酬拉近。同時,最低工資提高了企業成本令部分的行業改用兼職聘請勞工,從而影響了部分低技術及低學歷勞工的收入。

雖然如此,但筆者認為整個在職貧窮問題主要源自香港的勞工市場兩極化。香港的勞工市場自步入經濟轉型期後,便出現兩極化的現象。勞工市場一分為二,第一個勞工市場以低學歷、低技術勞工、中年人士為主。市場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形成工資增幅較低。現時因經濟轉型的關係,在勞工密集行業不斷式微的情況下,大量昔日第二產業(如:工業)的勞工、中年人士,競逐少數職位空缺。在勞工供應不斷增加、職位空缺不斷減少,失業率較高的情況下,現職勞工的薪酬加幅較小。

另一個勞工市場以高學歷、高技術人士為主。這市場相反地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香港的大學學額維持不變,加上嚴謹的移民制度,令高學歷勞工供應較少,但因香港經濟轉型,以資本密集為主,出現對這類勞工的極大需求。在勞工供應基本上維持不變、職位空缺不斷增加的情況下,現職勞工的薪酬加幅必然較高。

勞工市場兩極化形成了兩類勞工的供需不同,是薪酬加幅出現差異的主因。要解決這問題,便須針對性解除勞工市場兩極化的問題。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令第一勞工市場的勞工向上流動至第二勞工市場。政府有責任加強他們的在職培訓,令勞工的生產力增值,增強他們轉行的能力。

以職業導向的大專學位正正就是針對香港各行業轉型的最好培訓平台,但過去十年卻大幅下滑。(資料圖片)

過去,政府着重企業自行培訓員工,及針對待業人士而設定增值培訓課程。然而,在最低工資立法後,企業自行推出的培訓數目因成本上升而減少,政府在人力資源市場上,是需要透過職前培訓或在職培訓把現時在低技術的勞工市場的人士向上流動到較高薪酬的市場,如加強「先聘請、後培訓」計劃等。

中、長期來說,政府要從教育處理。現時,開辦副學士學位使香港接受類近大學課程的學生大幅增加,令職業導向的大專學位因學生不足大幅萎縮。但前者只有大約五分之一的畢業生能重返大學生行列,其餘的都要投身勞動市場,但他們所學大都是學術通才型的,既未能與高學歷的勞工競爭,也未能與職業導向的專才競爭,更重要的是現時未有其他渠道讓他們再提升生產力。

相反,以職業導向的大專學位正正就是針對香港各行業轉型的最好培訓平台,但過去十年卻大幅下滑。這是教育階梯不理順、各種學位培訓的定位分工不清,令人力資源的培訓未能追上經濟體系的轉型。

筆者認為政府需要推出完整的大專教育政策,增加政府資助及銜接學位,提高副學士畢業生入讀大學的比例。在職業導向的學科方面,如護理、創意工業等,政府則應該審視未來經濟發展的需求,增加需求大的學科學位,以兩種階梯的形成兩種不同就業市場,形成專門專業的就業市場而達到增加勞工生產力的效果。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