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泰拳對亞洲武術的影響

撰文:武備志編輯團隊
出版:更新:

經過數百年演變,泰拳已經由一國之藝,變成廣受世界歡迎的流行運動。各國的傳統武術界,尤其是亞洲武術界,亦因應著時代,作出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今天【武備志】,就淺談一下泰拳對亞洲武術的影響。

傳說般的中泰武術交鋒

泰國,古稱暹羅,在宋元年間的文獻中便早有記載。及明代,暹羅成為了明室諸多進貢國之一,兩地貿易日趨頻繁,移民亦逐漸增多,最終形成了龐大的華僑群體。可以想像,人口的遷徙必然帶來各種文化互動,武術自不例外。現時在雲南的傣族地區,當地人還會演練一些傳統的傣族武術,據聞那就是泰拳的雛形:

(港台制作的第三輯《功夫傳奇》曾經介紹過傣族武術,見4:09)

亦有人認為泰拳以雞形為基礎,乃取材自少林的象形拳術。這些說法無疑都將泰拳描繪成中國武術的副產品,某部分人甚至以此否定泰拳的獨特技藝。直至近年互聯網興起,坊間卻開始流傳著一個「風格」截然不同的故事:

1921年8月,泰國拳擊總監獲中華總商會邀請,協助籌備中泰拳手比武。結果在中國享負盛名的國術宗師,不足一個回合就被泰方拳師、有「高原虎」之稱的乃央踢低暈倒。本文所載的封面圖,便是當時比賽的剪影。期後同場的海南島拳師伍大乾、韓洪敦等,亦相繼被泰方選手輕取。

至於開局被擊倒的那名國術家,按文章原作者「坤青」講述,他就是【武備志】曾經介紹過的鷹爪門宗師陳子正。名動南北的精武三大拳師之一,居然被泰拳手打得潰不成軍,自然惹起了傳統武術界反彈。

有國術習者出面力證,其時陳子正才剛剛南下香港授拳,之後又到了新加玻精武體育會執教,根本不可能在泰國與當地拳師比武。亦有人表示,圖中與泰拳手比武的華人拳師,與陳子正的身形不甚相似。

其實中泰之間的武術交流,雖然有著無可置疑的歷史,但具體細節卻始終是空中樓閣。至少不能證明在泰拳在上世紀之初,就已經對整個中國傳統武術界產生巨大影響,反之亦然。

第一個真正因為泰拳而改變自己武術體系的,應該是日本。

由澤村忠到藤原敏男

從五十年代開始,日本武術界便跟泰拳進行過多次交流,其中由全日本空手道冠軍澤村忠上陣的一役尤為經典。作為日本空手道的明日之星,澤村忠被泰藉選手壓倒性擊敗:

日本格鬥界傳奇人物藤原敏男,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uBdsRx

日本武術界旋即大為震驚,為了挽回聲譽,他們總結過去的擂台經驗,銳意研發出一套適合擂競技的新型武術,「踢拳」(Kickboxing)便由此誕生。

踢拳以擂台搏擊為訓練目標,沒有品勢套路,除了拳腿組合外還配上一定程度的膝擊。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後,日本踢拳協會派了藤原敏男遠征泰國,在曼谷向現役拳王Sepree Kiatsompop公開挑戰。長期苦練加上對泰拳的專門研究,令藤原敏男取得了優勢,最終擊倒對手,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外藉拳王。

此戰除了替日本武術界挽回聲譽外,踢拳的打法及比賽模式亦變得普及,大大促使了日本搏擊運動的興起,如世界知名的K-1賽事,就是使用踢拳規則。

香港泰拳之父方野,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eQEfUn

香港泰拳發展簡介

如果說日本武術界是在泰拳的進迫下改造自己,那泰拳在香港則顯得潤物無聲。已故的方野師傅被譽為「香港泰拳之父」,他在1966年時便於泰國拳健身院教授泰拳。期後他又在影星王羽的介紹之下,加入邵氏並拍攝過多齣知名電影如《獨臂刀王》、《蕩寇灘》等。方野在影圈的知名度,令一批演員投入泰拳運動,反過來讓泰拳更為人熟知。

另一位對香港泰拳界舉足輕重的人物,是方野的徒孫蘇龍。蘇龍原名蘇世龍,本習南北少林拳,28歲時跟隨方野的徒弟解元學拳,期後他在大角咀開設了第一間有規模的泰拳拳館大和搏擊會。從80年代開始,他舉辦了多場泰拳賽事,其中以1982年的日泰對抗賽最為轟動。當時的武術雜誌《新武俠》甚至表示:「大賽一再證明泰拳實戰威力」、「國際性賽事此起彼復,只有泰拳手技藝最可觀」。泰拳的熱潮亦吸引了一幫國術拳手轉練泰拳,如鐵虎國際拳擊會的梁海平和郭華強等。他們在拳壇上的耀眼成績,加上國術擂台賽本身的式微,令泰拳逐漸取代成為現今香港搏擊運動主流之一。

當然,這並不代表香港的泰拳發展就是一帆風順。香港武術界從1987年起,每年都會派隊到鄭州參加自由搏擊大賽,但始終均為落敗。內地擂台搏擊水平的提昇,自然與散打運動的發展有關。蓋因散打結合了傳統中國武術與泰拳、拳擊等現代搏擊的特長,發展出一套拳、腳並配合摔撻技巧的獨特打法。若果比賽規則容許摔撻的話,中國拳手的優勢便更加突出。而泰拳對中國搏擊運動的影響力,亦可在散打身上體現出來。

結語

泰拳本是泰國的民族武術,但憑藉與時並進的精神,現今已經成為了世界認可的主流武術,甚至影響了亞洲各地武術的發展。但隨著搏擊運動、特別是MMA運動的興起,流派之間互動比以往更加頻繁,泰拳的打法亦須作出各種改動,並與其他武術交互研究,才能令拳手可以發揮所長。

泰拳當日對亞洲武術所作的影響,其實不過是武術必然的發展過程,因為沒有任何武術可以固步自封,不作任何改變就能適應時代的轉變。日後【武備志】亦會談論更多各地武術的交流和演變,並了解武術之間的互動性質,讀者記緊留意【武備志】網站!

參考資料:

麥勁生。2016年。《止戈為武:中華武術在香江》。香港:三聯。

明周、中華國術總會。2014年。《香港武林》。香港:明報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