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手

撰文:武備志編輯團隊
出版:更新:

講手,在廣東俗語裡有交流切磋之意,許多時都是用來形容武術比拚。照字面追溯,「講手」一辭最早見於魯迅的《且介亭雜文》,原句是:

「不過這講手,大抵是特定的人,他比較的見識多,說話巧,能夠使人聽下去,懂明白,並且覺得有趣」

所以這裡談到的「講手」,是專指鄉間裡說故事的人。他們天花亂墜,運用學識和豐富的見聞,把窮鄉僻壤裡的人忽悠得頭暈轉向。乍看之下,這種「講手」與武術較量全無關係。然而,這裡卻蘊含著早期武術講手的一個重要元素,那就是「說話」,或用今天的俗話去講,即是「嘴炮」。

據聞在舊時的北方武術界中,如果兩個有名望的拳師想切磋拳法,又不欲令任何一方受辱,他們就會用說話去交流。例如一方會先表明自己的進攻方法,如直拳、橫拳等。另一方則會嘗試按照學理,去拆解對方的「來招」。

而除了交流切磋外,「講手」還能用於授徒之上。假若拳師年事已高,不能親身上場示範,或直接向徒弟餵招,他就會從旁用言語指導,命令徒弟以特定方式向他進攻,他則按照相應模式還擊,讓徒弟明白箇中道理。

這兩種「講手」方式,不能算是完全無用,始終某些場合是無法用搏擊直接驗證問題。然而此等流於空泛的「講手」,對搏擊運動來說實在作用有限。孫氏太極拳第二傳人——孫劍雲便曾表明,套招「講手」是傳統拳師的陋習,根本是欺騙還不懂拳的後學。

真正貼近廣東俚語中的「講手」方式,要數近代的南方武術界。福建白鶴拳中便有一種獨特的「講手」方法,是趁著雙方挨身敬荼時以盤手互相試探:

(港台制作的《功夫傳奇》曾經介紹過這種講手,見15:00)

這種講手方法,既有身體接觸,也能保持禮數,不令拳師在外人面前輕易出醜。不過,要讓這種講手成事,雙方都必須遵從某一特定的規矩,否則很容易又變成鬥毆。故此,講手大多都是在同門之間進行。近代不少人都把講手歸於詠春門下,極可能是因為這種交流方式與詠春拳的黐手訓練類似:

(黐手是詠春門內的訓練與切磋方式,概念與上述的講手相類似)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香港國術風氣最熾烈的年份。各門派的武者經常都會相互切磋,某些是出於友善交流,某些則是赤祼祼的踢館。但無論是屬於前者還是後者,這類切磋都會緊守著一定規矩,盡量避免樑子結得太深,演化成集體毆鬥或登門尋仇。所以有部分武者,都會把這種比武稱之為「講手」,就如英文所說的Light Sparring一樣。

今天封面圖右邊的國術老師,便是當年有「講手王」之稱的詠春名家黃淳樑。據傳他生性好武,喜歡登門與人切磋交流,故被人封為「講手王」。而經過他的名聲渲染,「講手」就更加彷如詠春的專利,但其實「講手」,尤其在南方,都是常見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