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術】東江龍形拳

撰文:武備志編輯團隊
出版:更新:

東江龍形拳,創自惠州博羅人林耀桂。他六歲開始學武,本追隨父親林慶元學習傳自海豐師的林家拳術「三步推」。及至二十二歲那年,他遇到了羅浮山華首台寺住持大玉禪師。禪師雖然身型瘦削,但很快就憑藉深湛的少林龍形拳將林耀桂擊倒。自此,林耀桂每年都會定期由惠州去羅浮山,向禪師討教武藝。他把自己早年所學的林家拳法,與禪師所傳的技法融會貫通,最終自成一格。

藝成後的林耀桂去到廣州授武,並在莫家拳師林蔭堂(1879—1966,精武體育會早期國術班畢業生,精通莫家拳、太極拳、螳螂拳等多套拳術)的引廌下,得到了「南天王」陳濟棠賞識。正是在他的建議下,林耀桂以自己最擅長的套路「龍形摩橋」命名拳術,從此南方武術界便多了這門「東江龍形拳」。

 

龍形摩橋
提起龍形摩橋,它可謂是東江龍形拳中最為著名的套路,有部分人甚至會誤將龍形摩橋當成東江龍形拳的稱號。

按照東江龍形拳傳人黃耀球師傅的說法,龍形摩橋屬於東江龍形拳的中級套路,對上還有「五馬歸槽」、「梅花七路」等高級套路。但無庸置疑的是,龍形摩橋確實是東江龍形門中一套非常重要的套路,蓋因它包含了龍形拳所有最基本的手法,如碎橋、摩扱、抽撞等。而在步法方面,則取前弓後箭步,走馬以滑步為主、腳掌不離地。

(黃耀球師傅示範的龍形摩橋套路)

 

以打為攻 逼步入身
至於龍形拳的高級套路,包括上面提到過的「五馬歸槽」及「三通過橋」等,則主要是鍛煉習者的身體能力。例如「五馬歸槽」便講求樁穩、重心低,以此鍛煉習者的下盤功夫。而「三通過橋」則顧名思義是要注重橋手功夫,故此套路中有插搥、挑手、摩級、標摩、偷手等多種橋手動作。

按黃耀球師傅介紹,東江龍形拳的搏擊宗旨,是要時刻採取主動。只須稍稍搭上對方,便要立即用「逼步」進入對方的軀幹。倘若敵人還擊,就要以「吞吐」中的技法收縮肋骨,加強身體的受力程度,此謂「疊骨功」。

至於在手法方面,龍形拳則有「黐、摸、化、擸、劈」五種技巧,全屬一些埋身短打和擒拿動作,因此習者需要透過擲沙袋、指上壓等訓練加強指力。同時習者亦要緊守「黐左打右、黐右打左」的原則,即要按實際情況調整自己的攻擊方向,決不能長期固定在同一種身架:

(黃耀球師傅練習龍形拳超四十年,他親身向【武備志】介紹了龍形拳的手法和搏擊原理)

 

兄弟派

提到「吞吐浮」一詞,相信不少人都會想起【武備志】介紹過的白眉拳。事實上,白眉拳和龍形派的技法著實非常相近。龍形拳的十六動拳法中,便寫有一句「吞吐浮沉圓偏伏,沉肩墮肘對三尖」,與白眉派的「藏胸吞腹,沉肘落膊」可謂互相輝映。而白眉宗師張禮泉,更與林耀桂份屬表兄弟,二人同出身自惠陽一帶,兼有南拳底子,又俱在廣州設館授徒。故不排除他們在傳承上曾經有所交集,甚至民間至今仍會將白眉、龍形合稱為「兄弟派」。

 

紮根香港

1938年末,林耀桂南下香港避禍,曾在大埔林村、南華林村、大窩村等地傳藝,及後又在本地的惠州同鄉會總會、旺角消局等開班授徒,令龍形派正式紮根香港。

翌年,林耀桂兩子林煥光和林燦光也到香港定居,而林耀桂則抽空回惠州及廣州處理教務。1956年,林耀桂因輕微中風而申請返港,並在1958年於紅磡湖街成立省港林耀桂醫館,直至1965年以95歲高齡逝世為止。

林耀桂辭世以後,林煥光和林燦光兩兄弟不負重託,將東江龍形門再度推上高峰。1970年,香港龍形體育會正式成立。去到80年代末,東江龍形拳已經成為香港客家武術的代表流派,從學者以千計。前面為【武備志】示範的黃耀球師傅,便是在1972年拜入林煥光師父門下。

這批東江龍形拳傳人,不僅讓林耀桂的武藝在香港開枝散葉,亦把他的思想承傳至今。本文封面圖所載的一句「克己讓人非我弱,存心守道任他強」,便是當年由陳濟棠贈予林耀桂的楹聯。現時其裱匾被懸掛於香港龍形體育會總會內,繼續向後學展示龍形門克己自省的精神。

 

主要參考資料:

明周、中華國術總會。2014年。《香港武林》。香港:明報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