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論壇召開 西媒質疑聲再起 非洲終需走自己路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中非合作論壇今明兩日(3、4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今日在中非企業家大會發表演講時,強調中國支持非洲國家參與「一帶一路」計劃,以符合國情、互利共嬴的方式作高質量發展,推動非洲工業化及現代化。他更嚴正指出,中國對非投資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亦不干涉內政,只以中非共同繁榮為要務。這種投資合作模式,與西方傳統做法迴異。到底哪一條路才是非洲發展的正途?

今日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卻發表文章質疑中國「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的說法。文章引述埃塞俄比亞的一名政府高層部長級官員奧古比( Arkebe Oqubay),他表示中國加大投資的同時,並沒有以投資作脅迫,要求埃塞俄比亞作政治交換。奧古比說:「中國資金最吸引人的其中一個特別之處,就是他們不干預本地政治。」話雖如此,CNN對此並不信服,反而引述丹麥國際研究中心的高級研究員巴地(Luke Patey)作出反駁,他引用斯里蘭卡因無力還債,將國內一碼頭租予中國99年的例子,指中國在外投資,其實是別有政治企圖。

近年中非經貿發展迅速,中國已成為非洲的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在非投資項目急增,一直以20%以上的速度增加,且多涉及天然資源勘探開採或大型基建,惹來「新殖民主義」的批評。雖然同時,亦有人指中非合作其實只是有異於傳統西方模式而已。到底誰是誰非?哪一條路才是非洲國家的出路?

中國:「互利投資」先於「單向援助」

中非關係愈趨緊密,進展急速。根據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的研究,中國在非洲的直接投資由2004年10億美元,至2016年達490億,年增長達40%;其對非貸款在2012至2015年亦大增三倍,而在非洲各國與外國合作的基建項目上,中國更獨佔一半市場。

不同於西方國家,中國以「互利投資」為先,「單向援助」為次,多為基建項目提供融資、建造及技術支援。例如全長約750公里的「亞吉鐵路」連接了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以及鄰國吉布堤的港口,就是由中國公司融資、興建及負責初期營運。鐵路令位處內陸的埃塞俄比亞運輸成本減輕不少,有助其製造業出口的發展,而其預期經濟效益,則可用以償還中國貸款。

中非合作論壇將於今日兩日(3、4日)在北京召開 (視覺中國)

另外,中國亦從非洲進口大量天然資源,並投資勘探開採。根據2016年數據,中國由撒哈拉以南非洲進口的原材料,就超過其進口總量六成,由安哥拉的石油到莫桑比克的木材等都有。在2004年至2014年中國對原材料需求大增的周期,中非貿易總額就增長了20倍。

然而,中國的「互利投資」策略,卻惹來「新殖民主義」的批判。批評者認為,中國之所以願意冒險對還款能力低的國家提供巨額基建融資,其動機是想迫使其中一些國家在無力還款的情況下,以其天然資源、國際政治影響力或軍事據點去抵消對華負債,而過程中對一般平民毫無受益。

「安哥拉模式」是論者最常引述的例子。中國自2004年就開始向安哥拉提供以石油為抵押的貸款,而且中國每次貸款都似乎有為其企業帶來一些當地資源的開採權。批評者就以此認定中國是存心使非洲國家負債纍纍,最後被迫以天然資源等利益抵償,而中國則不斷出口基建或工業製品到非洲國家,形成類似傳統殖民主義的資源掠奪狀況。

批評者亦指中國融資的基建工程多由中國公司負責,甚少僱用當地人。而中國投資亦不太考慮當地政治體制,批評者認為此舉只會助長腐敗官員中飽私囊,對當地人民毫無助益。

安哥拉雖然盛產石油,但由於管理不善,國內燃料缺乏情況嚴重。圖為安哥拉一處加油站。(視覺中國)

西方:長年「單向援助」無果

「新殖民主義」的批評,乍聽之下不無道理。然而,奇怪的是,在中非關係急速緊密推進的本世紀前十年,國際輿論對非洲經濟狀況卻是大大改觀:在2000年,《經濟學人》曾以《絕望大陸》(The hopeless continent)為題形容非洲;到2011年,同一本雜誌卻轉而以《非洲崛起》(Africa Rising)為專題。可是,非洲各國在20世紀中期去殖民化之後,就開始受西方援助,卻一直沒有此等大變,其因何在?

根據1970年至2000年的數據,國外援助佔非洲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由大約5%,升至約15%,而其經濟增長亦在1980年代中期幾乎完全停滯。由此可見,在西方國家長年「單向援助」下,非洲國家的經濟不但沒有改善,還開始依賴援助。「單向援助」的問題,在於西方國家習慣不求實質回報,只求其援助金額達到聯合國0.7%國內生產總值的指標,目光甚為短淺。而且,不少援助都只集中在西方關注的議題上,例如愛滋病、氣候變化等;雖然有關援助能於短期內改善狀況,卻非長遠讓受助國家自力更生之策。

7月24日,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愛滋病大會上,影星Charlize Theron與性工作者見面。在西方援助的文化中,這種曝光甚為重要。(視覺中國)

更嚴重的問題是,西方援助政出多門,在協調及規劃上都有重大問題。首先,援助計劃規模愈拆愈小,從2000年平均約500萬美元,跌至2013年的約200萬美元。援助規模減少,造成計劃難以協調,例如某機構專門資助愛滋病醫治,到當地村落時,才發覺當地最缺乏的是基礎醫療。援助計劃嚴重分裂,單是莫桑比克一國的外國官方醫療援助機構就多達27個。分裂更造成官僚架構的重疊,單是在德國,就有至少10萬人以管理對外援助為業。

轉向「互利」策略 中西方殊途同歸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近年西方國家開始理解到傳統「單向援助」模式有所不足,雖然是出於善心,卻難以達致預期效果。因此,無論在私人領域或國家層面,西方世界近來與非洲各國合作時都有不少改革動向。

在私人領域中,如微軟創辦人蓋茨(Bill Gates)就積極在非洲推動有長期策劃及針對性的援助方案,其中一個項目,就是資助對非洲傳染病疫苗的研發,以及幫助當地政府建立疫苗管制的標準。

蓋茨在2016年時曾出席曼德拉年度系列講座 (視覺中國)

在國家層面,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在2005年就開始推動「貿易援助」(Aid for Trade)的項目,主張投資或援助計劃必須有針對性,並放棄傳統的單向資金援助,要引入私人企業參與,本着「互利」精神,發展受助國家的基建、產能、貿易制度及法規,最終使有關國家能在國際多邊貿易框架下獲利,從而自立發展。「貿易援助」的2017年度總覽,就將重點放在受助國的數碼連結發展,希望為其企業創造商機,以及減省貿易成本。2017年各項受「貿易援助」認證的投放資金總值就接近400億美元。「貿易援助」與中國在非投資的模式,在其長期規劃及互利性質方面,極其相似。雖然雙方的歷史緣由各異,但也可說是殊途同歸。

非洲:沒有新殖民的「第三條路」

至於對中國的「新殖民主義」批評,實在以偏概全:批評者只着眼於中國國企在非洲大型基建及天然資源的投資,卻忽略了絕大部分涉及華資的對非投資都在私人企業手上。

根據麥肯錫2017年的在地調查,中國在非私企數量超過10,000間,而且佔投資總比例極高,例如埃塞俄比亞90%的中國投資也來自私人企業,而即使在盛產石油的安哥拉,中國國營企業投資只佔總額的25%。企業的投資亦不限於基建或原材料開發,其中31%及25%的企業就分別經營製造業及服務業。

誠然,中國在非洲的投資的確大量集中於天然資源及大型基建,但此舉正符合當地國家的利益。非洲國家的相對競爭優勢,在於其天然及人力資源;所欠缺的則是開發勘探天然資源、將人力投放在產業發展上的技術和資金,以及「將貨物運出去」的基礎運輸建設。目前中國有足夠的技術和資金,而在貫穿各種地貌的運輸建設上,更是經驗豐富。雙方合作之下,中國可出售其技術,開拓投資渠道,輸出多餘產能,並獲得所需的天然資源,而非洲國家則可以靠着中國資金搞建設,有效利用自身在天然及人力資源上的競爭優勢,使整體經濟有望向上層發展。這種合作,正好體現漸成主流的「互利投資」模式。

而「中國投資沒有惠及當地人民」之批評更是不看數據的傳說。麥肯錫公司就列明,在非洲的中國企業中,有89%的僱員是當地人,而管理層中當地人亦佔44%。另外,有64%的中國企業亦有為其僱員提供技術培訓。詳盡的在地研究,當然比「新殖民主義」的意識形態式批評更為可信。

埃塞俄比亞近年紡織業蓬勃發展 (視覺中國)

當然,在外國投資及援助下,部分非洲國家仍未能在經濟上有所突破。長期依靠石油出口,卻面對石油產能下降、外債高企的安哥拉便是一例。然而,成功例子也不少:缺乏天然資源、人口超過1億的埃塞俄比亞,近20年致力發展製造業,利用其勞力成本低的優勢,配合低稅政策,吸引不少來自中國、印度的紡織企業到當地設廠,在本世紀其經濟年增長一直維持在雙位數字,更被譽為「非洲的中國」。

外國的投資、援助,無論形式若何,都並非萬靈藥,沒有一條早已建成的大道讓非洲各國走向繁榮。要在經濟上有所突破,非洲各國還須按自己國家的不同形勢,走出自己的「第三條路」。

上文節錄自第127期《香港01》周報(2018年9月3日)文章《中非合作論壇召開 西媒質疑聲再起 非洲終需走自己路》。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