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未來】讀取思想記憶 Neuralink腦機介面是否吹噓?

撰文:孔祥威
出版:更新:

Neuralink似乎在說,足夠的大腦訊號就能代表實際思想或記憶。他們可以測量電極採集的訊號,但從中知道意義、解讀出思想和記憶是另一回事。UCSF神經科學家Loren Frank指出:「記憶的儲存涉及腦細胞之間突觸(synapses)的大量化學反應。這可以透過大腦活動來改變,但它們本身不等同於大腦活動。」何況大腦的反應可以因人而異。例如荷蘭烏得勒支大學醫院(UMC Utrecht)助理教授Mariska van Steensel有兩名患者植入了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以思想操控滑鼠,在「漸凍人」患者身上有不錯效果,但對腦幹中風患者卻效果欠佳。

對於神經科學家而言,他們可以從大腦「讀取」出訊號,和將訊號發送回去「寫入」。但對於電腦工程師來說,讀寫是從儲存媒介中取得或放入數碼訊息。馬斯克的說法就像後者,將人腦等同電腦硬盤。然而,大腦不是硬盤,記憶也不是影片。Frank指出:「這想法確實來自電腦……但很抱歉,我認為這是生物知識上的失敗。」他解釋,神經電子的寫入根本不同於數碼寫入,神經元之間傳遞訊號的軸突(Axon),其激活閾值比神經細胞本身低,所以,在擊中目標神經元之前,沿Neuralink電極發出的訊號脈衝會激活其他一整個網絡的大量細胞。這還要先假設,你真的準確知道哪個神經元是你的目標。

Neuralink認為人腦就像電腦硬碟,可透過腦機介面讀取、下載和寫入思想,但有神經科學家指出,這種類比在生物上錯誤。 (Nuuralink影片截圖)

當要找出抽象的情感、記憶或思想,無人知道相關訊號是什麼。正如華盛頓大學神經科學家Greg Horwitz解釋:「如果想移動肩膊,我知道電極要放到哪裏。但如果要在大腦放置電極,令我投票給拜登或特朗普,我不肯定你應刺激哪個位置、或以什麼方式來實現這個目標。」

馬斯克沒有說的是⋯⋯?

科學內涵以外,Neuralink發布成果的方式也未能予人信心。例如他們只展示了三隻小豬,但沒有分享裝置植入豬隻後的詳細測試數據,難以令人得知Neuralink距離他們宣稱的潛力相距多遠。

Neuralink只在發布會上展示了,植入腦機介面的豬隻大腦活動訊號。有專家提醒,Neuralink未有提供仔細數據或研究;至今也未有治療疾病的研究,發布會上也沒有交待人體測試的時間表,或如何達至解讀記憶。(Neuralink影片截圖)

欠缺數據下,美國范恩斯坦醫療研究所(FIMR)生物電子研究副教授Timir Datta-Chaudhuri提醒,仍未足以證明Neuralink的設備安全:「他們對大腦的潛在損害輕描淡寫,但這種損害有時即使在人類中也不易觀察到,更莫說豬了。你不知道這頭豬現在是否有問題,或者其他豬有沒有覺得牠有古怪,而在社交上疏遠了牠。」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神經介面教授Andrew Jackson也批評:「很不幸的是,他們以這種方式展示成果,而非發表可以對其主張仔細審查的同儕評審(peer-review)論文,但我估計,這是當神經介面走向商業領域時我們需要習慣的事情。」

我們也許更應留意什麼是Neuralink沒有說的。成立至今,他們還未提出過任何顯示可治療抑鬱、失眠或馬斯克在直播中提到的十多種疾病的數據;人體試驗也未有時間表。目前仍不清楚該公司對治療疾病有多重視。馬斯克當然也沒有解釋,腦機介面將如何帶來他所謂的全人類集體思想。

上文節錄自第232期《香港01》周報(2020年9月21日)《「三隻小豬」的啟示 新版腦機介面欲藉「豬腦」翻身》。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32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故事】當法治遇上政治—傅華伶與陳祖為對談 如何跨越央港話語鴻溝?

從沙中線剪短鋼筋到新信號系統延遲啟用 「吹哨者」論港鐵管治之惡與壞

收拾特朗普留下的外交爛攤子 拜登如何重塑美國的全球形象?

全球零售靜待「疫」轉勝

迪士尼仍是最後贏家 混血《花木蘭》緣何不討好?

「三隻小豬」的啟示 新版腦機介面欲藉「豬腦」翻身

想像中的世界 疫後旅遊之道:假裝在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