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水來勢洶洶 港股迎接大時代

撰文:王雨辰
出版:更新:

踏入2021年首月,大量資金通過港股通渠道流入香港資本市場,帶動恒生指數在新年以來表現強勢。上周一(1月25日),恒生指數上漲2.41%,收市報30,159.01,是自2019年5月以來再次於30,000點上收市。港股本輪強勢行情與「北水」南下有密切關係。資料顯示,港股通年初至今累計凈流入逾3,100億元人民幣(包含成交凈買入金額和買入申報未成交金額),平均每個交易日凈流入超過150億元人民幣,這一規模已經超過此前港股通單月凈流入規模的紀錄。僅一個月時間,港股通凈流入已經相當於去年凈流入規模的40%以上。

在這輪北水推動的升勢中,個別股份頻頻大幅上漲,尤其是新經濟相關概念股漲幅明顯,美團點評、港交所、騰訊均在上周創下歷史新高。其中,騰訊在上周一當天漲幅超10%,創下767.5元的歷史高位。

不過,港股在創下新高後連續下挫調整,其後四個交易日累計跌幅達6%,幾乎將今年以來的全部漲幅回吐。上周五(1月29日)收市,恒生指數下跌約1%,報28,283.71,恒生科技指數則下跌0.9%,報9,358.11,拖低恒生指數今年以來的漲幅至不足4%。當天,南向資金實際凈買入124.61億港元,已經連續28個交易日呈現凈買入狀態。

港股在創下新高後連續下挫調整,其後四個交易日累計跌幅達6%,幾乎將今年以來的全部漲幅回吐。(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儘管南向資金凈買入力度有所減弱,但其加碼港股的決心似乎並沒有因為股指下跌而受到影響。自1月19日南向資金單日淨買入額創265.93億港元的歷史新高以來,上周五個交易日的淨買入始終維持在100億元以上。1月份的20個交易日中,有19天淨買入突破百億元,有四天淨買入超過200億元。

在恒生指數回調的背景下,個別股票卻依然獲得南向資金的增持。以騰訊為例,雖然公司股價在最近四個交易日累計下跌了11%,但截至上周五收市,騰訊已經連續26個交易日獲淨買入,累計淨買入金額超過1,072.08億元。除騰訊外,南向資金連續36日淨買入中海油,共計273.83億元;連續11日淨買入港交所,共計135.52億元; 連續5日淨買入小米集團,共計32.09億元;連續3日凈買入美團點評,共計45.49億元;連續3日凈買入中國移動,共計53.86億元。

港股估值之爭

對於近期港股急跌,中泰國際證券分析認為,由於本輪港股上漲主要緣於南向資金「脈衝式」湧入推動,當股價從低估值收復至合理或相對高的估值後,就會出現更激烈的「多空博弈」。分析認為,近期港股急跌的主要原因在於:短期氣氛極度熾烈後的超買回調;短期資金獲利回流,資金成本上升,A股調整減弱了港股的相對估值優勢。

港股仍存在低估值股票,吸引內地資金到來。(資料圖片/鄧倩螢攝)

從歷史經驗來看,每當港股估值下跌至市淨率(PB,即每股股價與淨資產比率)少於1時,都會出現強勁反彈。根據中泰證券測算,反彈幅度一般在27%到84%之間。目前為止,恒生指數自去年3月跌破淨值之後,漲幅已經達到35%,因此估值已經不算低。

隨着更多新經濟公司來港上市,以及被選入恒生指數成份股,預計恒指的整體估值會有一個明顯拉升。目前,恒指市盈率(PE)已經達到16.9倍,PB為1.42倍,兩者都處於歷史高位。

事實上,港股之所以長期處於「估值窪地」,主要原因在於金融股和地產股加起來佔據了恒生指數的半壁江山。詳細分析請閱讀《香港01》周報電子刊全文。

上文節錄於第251期《香港01》周報(2021年2月1日)《北水來勢洶洶 港股迎接大時代》。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 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51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精英思維主導 傳統經濟箝制 香港人才戰略困局

北京治港政策正從「鬥爭」轉向「改革」

「協商論」為何會寫進《基本法》? 「選舉」未必比「協商」進步

GME大戰的反思 血洗華爾街後,誰來埋單?

「快手」上市 新舊經濟在港大對碰

疫下長者 老無所「醫」

【科技.未來】新變種將成常態 新冠肺炎最終或成風土病

不育者福音兼「另類金蛋」? 美國生育產業商機龐大

回購公交機構,降低通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