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ubhouse|忽然興起 全因營銷打造精英圈幻象?

撰文:陳澔琳
出版:更新:

語音社交平台Clubhouse近日在全球掀起熱潮,根據市場分析公司Sensor Towe截至1月31日的統計,成立約九個月的Clubhouse,應用程式下載量已達230萬次,當中包括不少香港用家。這個採用邀請入會制的語音交流應用程式,本來已收獲不少精英用戶,如今引發「一碼難求」的火爆現象,究竟有何過人之處?被獲邀加入的用戶,是否等同晉身「精英圈」、能否享用獨特的社會資源?公共知識份子的討論空間和成果又有否因而變得更豐富?

馬斯克開房引爆Clubhouse狂熱

按照Clubhouse的字面意思,這是一個如俱樂部會所的社交應用程式,本質上是網上聊天室。用戶加入後可按自己喜好選擇甚至發起聊天室,聊天室就著參加對象分為公開、群組及私人三類,參與者可在內參與語音聊天、討論、分享座談會等等語音活動。

Clubhouse由兩位前Google員工Paul Davison及Rohan Seth創立的Alpha Exploration於去年3月推出。根據數據資料庫Statista,當時推出兩個月後,全球只有累積1,500個用戶,至去年12月用戶人數升至60萬人,至今年1月則有200萬人。一周前,Tesla創辦人Elon Musk在Clubhouse上接受訪問,更與網上證券交易商Robinhood行政總裁Vlad Tenev討論突然暴漲的「妖股」GameStop被限制股票交易,事件間接令Clubhouse聲名大噪,用戶人數大增。

Clubhouse由兩位前Google員工Paul Davison及Rohan Seth創立的Alpha Exploration於去年3月推出。(資料圖片)

「邀請制度」讓人感虛榮?

社交媒體多不勝數,為何主要利用語音功能交流的Clubhouse突然跑出?在經營模式上,Clubhouse採取邀請制,而每位用戶只可邀請兩名朋友加入,代表不是人人也可以登記,成功登記就如身份象徵,而在技術層面上此應用程式暫時只限iPhone用戶下載使用。因此除了模式新穎、能促進多方交流外,亦有不少評論指是「虛榮感催旺了Clubhouse」,而現在中港台三地一些拍賣或網購平台上,也出現炒賣邀請碼的情況。

創辦人之一Paul Davison表示創立Clubhouse,是期望用戶方便可多接觸專家,發掘新意念。事實上,這平台起初的用戶以矽谷初創、投資者、科技業人士為主,到後來日漸擴展至商界及名人等對產業及社會有影響力的人士,令人渴望與他們直接對話,這種名人用戶帶來的增長效應亦是令Clubhouse受注目的原因之一。

雖然是採用邀請制,但用戶只有兩次機會邀請他人,變相篩選用家。無可否認的是,採用邀請制的應用程式在Clubhouse前早已出現,如上流人士使用的社交軟件ASmallWorld及交友軟件The Inner Circle,均先採用「排他性」的行銷方法建立名聲,但當用戶愈來愈多,質素能否有所保證?

Clubhouse有三種聊天室,分別為Open(開放)、Social(社群)、Closed(封閉)。(資料圖片/勞顯亮攝)

用戶變成「精英」了嗎?

如《金融時報》中文網便有評論分析指,在資源共享時代下,體驗型商業會為提供資源設置較高的門檻,利用「邀請制」聚合高端人士群組,當大眾認為置身於「獲得邀請才能參加」的社群中,便會認為「較容易遇到愛好、價值觀和經濟實力都相匹配的同類人」,所以許多商業亦利用邀請制打造出的精英圈幻象進行行銷」。

用家可以隨意進入或離開聊天室,可以與素未謀面的人交談、討論意念甚至結交新朋友,這些都成為Clubhouse的吸之處。與較為常用的Facebook、Twitter等主流社交媒體相比,Clubhouse追求的是多方即時互動交換想法,有意發言的人可「舉手」示意,讓自己的聲音被在房內的人聽見,話語權人人平等,而非在貼文下留言後,較被動地等待回覆。

但不論是只為精英服務,還是用戶數量及階層日漸擴張,內容質素參差不齊是社交媒體中是難以避免的。讓Clubhouse成為知識碰撞的平台,是創辦人的原意,但隨著愈來愈人使用,是否真的能豐富公共知識份子的討論空間及成果,這是值得思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