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三|港擬規管台平 只限專業投資者 散戶將被拒門外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特性,為本港的金融監管帶來挑戰,如何減低投資者的風險,成為了當務之急。
現時全球主要針對反洗錢、反欺詐及反恐融資對加密貨幣進行監管,去年11月,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發布《有關香港加強打擊洗錢及恐怖份子資金籌集規管的立法建議公眾諮詢》,其中建議建立「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發牌制度,加強打擊洗錢及恐怖份子資金籌集。
撰文:陳澔琳
虛擬貨幣發展系列報道三之三

系列文章:

虛擬貨幣.一|即將面臨嚴格規管 加密貨幣狂潮到頭了嗎?

虛擬貨幣.二|各國出手監管 香港規管趨緊 擬推強制發牌

目前,香港只在監管「沙盒」中實行自願性參與監管試驗計劃,讓虛擬資產交易平台自行選擇是否接受當局規管,而這次諮詢的發牌制度屬強制性,將會規管所有虛擬資產交易服務,平台亦要遵偱《打擊洗錢及恐怖份子資金籌集條例》,保障投資者和防止市場操控的要求。

目前,香港只在監管「沙盒」中實行自願性參與監管試驗計劃,讓虛擬資產交易平台自行選擇是否接受當局規管。(資料圖片)

是次規管範圍包括:

1. 進行虛擬資產與法定貨幣的交易;

2. 進行一種或多種虛擬資產互相交易;

3. 轉移虛擬資產;

4. 為虛擬資產提供託管或管理服務,或提供控制虛擬資產的工具;

5. 為發行虛擬資產提供相關的金融服務。

私人交易平台若不會在任何時間管有客戶的金錢或虛擬資產,而實際交易在該平台外進行,即是場外交易(OTC)以及ATM(加密貨幣櫃員機),則不在規管範圍之內。交易所亦只可向擁800萬元流動資產的專業投資者提供服務,換言之,一旦落實新規,大部份散戶或會被拒諸門外,未能以受監管的途徑買賣虛擬貨幣。

香港加密貨幣交易平台Myethshop創辦人孫偉康說:「聽到政府要發牌,其實我們很歡迎的,銀行便會認為(平台)是受到監管,對他們而言會多一份信心,希望透過發牌令銀行有信心與我們做生意。」他認為,此舉除了能夠保障客戶,也可杜絕市場上各平台良莠不齊的情況,可惜發牌門檻高,而且只可向專業投資者提供服務,令散戶投資無門。

現時諮詢期已結束,預計在今年內向立法會提交草案。但當中不少組織對諮詢建議僅限「專業投資者」買賣表示質疑。

場外ATM交易將不在規管範圍之內。(美聯社)

或轉用非監管平台 更易蒙受損失

香港金融科技協會便表示,如果只限專業投資者買賣,便可能迫使散戶轉至P2P平台、去中心化交易所、離岸交易所等非監管場所買賣,或更易蒙受損失,新規變相令香港投資者更缺乏保障。孫偉康分析指,規管不外乎兩大功能—保障投資者的資產和促進行業的發展,但政府顯然忽略了後者,「政府如果要規管,卻扼殺了行業的發展,倒不如禁止。」他無奈地說,按照現時Myethshop的經營模式,可讓客戶先存入資金,然後再隨時交易,但一旦條例通過,公司或要將整個模式轉向場外交易,變成「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在訪問之際,孫偉康已到埗新加坡,了解當地法規,期望為Myethshop開拓當地市場。孫偉康坦言,與香港的諮詢方案相比,新加坡監管制度的彈性比較高,相信不難取得牌照。

去年1月,新加坡國會通過《支付服務法》(Payment Service Act),法案按照傳統支付服務的法例制度,要求新加坡境內的加密貨幣服務商須按其營運規模申請牌照及接受不同程度的監管,同時遵守《理財顧問法》(Financial Advisers Act)、反洗錢(AML)及反恐怖融資(CFT)等法規。

買賣平台Myethshop創辦人孫偉康表示:「政府如果要規管,卻扼殺了行業的發展,倒不如禁止。」(受訪者提供)

就在一年後,新加坡國會二讀通過《支付服務法修正案》,擴大規管範疇,規定當地所有數位支付貨幣(Digital Payment Token)服務商,不論是提供加密貨幣交易或是託管服務的公司,皆須先通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審核,並取得許可證,MAS在法例修訂後亦獲得更大的監管權力,除了可監視加密貨幣交易外,還能監視當地所有與加密貨幣相關的活動,並執法或施予法律制裁。此舉意味着不單止是加密貨幣服務商及支付工具,與其有來往的本土以至海外企業也會受到監管。

新加坡當局在原有的貨幣兌換、標準支付及大型支付機構牌照制度上加入加密貨幣交易所,視其為另類的「找換店」:「這樣可以幫手篩走不合資格的平台,現有參與者可加強保障,又可繼續營運。香港現在是一刀切,(打算)發行有點像證券行的牌照,財庫局也與證監會一起處理,而證監則參考1號(證券交易)或7號(自動化交易服務)金融牌照,變相門檻變高。」孫偉康認為此舉等同推動金融科技的發展,在金融科技的領域中,去中心化金融日益受到重視,香港的發牌制度如要兼顧不同持份者的利益,相信還有很多商榷空間。

上文刊登於第266期《香港01》周報(2021年5月24日)《虛幣平台擬只限專業投資者 散戶將被拒門外》。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66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即將面臨嚴格規管 加密貨幣狂潮到頭了嗎?

五天假期拖足十年 政府懶理基層處境

台灣疫情「新常態」: 重新學習如何防疫

體育資源分配嚴重不均 「非精英」運動不值得推廣嗎?

對照內地「房住不炒」 香港深陷「房炒不住」泥沼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