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報獨家精選|香港為何必須堅持「動態清零」?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自中國農曆春節前開始,香港在兩周時間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持續攀升,接連創歷史新高。1月27日創出單日164宗確診記錄後,2月5日和6日均突破300例,7日和8日突破600例,9日更是首次破千,創疫情兩年以來的新高。隨着單日確診病例數的激增,愈來愈多的樓宇屋邨被列入強檢名單,各核酸檢測點紛紛排起長龍,特區政府進一步收緊防疫措施,龐大商户所受衝擊亦不可避免,公共資源尤其是醫療系統面臨嚴峻考驗。

香港衞生署署長林文健坦言,當前疫情形勢相當危急。根據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系團隊利用數學模型所做的推算,香港第五波疫情可能會令約25萬人感染,本輪疫情2月底或3月會達高峰。面對洶湧而來的第五輪疫情,香港究竟該怎麼辦?

相關報道:

港澳辦發聲官媒警告 香港為何必須堅持「動態清零」?

夏寶龍五大要求皆落空? 田飛龍:特區政府算了一筆糊塗賬

讓數據直接說話是抗疫工作的關鍵

2021年1月23日,本港疫情爆發一周年之際,佐敦封區強制檢疫。《香港01》記者留守在封鎖區內採訪,拍攝到居民除了做檢測能短暫外出,其餘時間只能在家中打發時間,原本從未停止喧鬧的都市,彷彿突然停頓下來。(梁鵬威攝)

虐童報告揭隱患 亟需多管補牢

香港保護兒童會轄下童樂居爆出懷疑虐兒醜聞,直至上周五(2月11日),有24名院舍員工被捕,受害幼兒累積至39人。會方早前委託獨立檢討委員會調查事件,日前提交的中期報告除了重提多項令人譁然被界定為虐待事件,還揭示機構管治無方,直接或間接延續幼兒被苛待的時間。

按此閱讀全文。

香港保護兒童會轄下「童樂居」爆出虐兒醜聞,獨立檢討委會員檢討報告提到已接納該會總幹事蔡蘇淑賢請辭。(歐嘉樂攝)

別讓香港成為一個大商場

上周二(2月8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多項措施遏止疫情傳播,疫苗通行證亦將正式於本月24日推行。日後市民進入宗教場所、商場、百貨公司、街市(或市集)、髮型及理髮屋六種處所,均須如進入食肆一樣要接種疫苗。

很快,有人開始關注並未接種疫苗的市民會否在新措施之下「有家歸不得」。以馬鞍山新港城為例,由於建築物位於鐵路及商場上蓋,理論上住客出入都需要經過商場範圍,若未有豁免措施,有關住客若未接種疫苗,便不能進出商場範圍,同時無法返回住所。政府

新推出的抗疫措施安排令我們恍然發現,香港人的生活很難離開商場。

按此閱讀全文。

商場不但為港人提供更多更齊全的購物選擇,亦影響了港人的生活習慣以至模式。(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思考「八孩母親」:國家進步時不要遺忘跌倒者

江蘇省徐州市豐縣「生育八孩女子」事件持續發酵,熱度貫穿整個農曆新年假期。事件折射出今日中國的另一個面向,也提醒我們,當中國不斷進步,取得一個又一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時,不要遺忘那些跌倒於大時代下的弱勢群體。

農曆新年前,一段有關農村八孩母親的抖音影片在內地網絡熱傳,震驚全網。片中可見一名疑似精神失常的女子在寒冷天氣下身着單薄衣裳,並被鐵鏈拴在小屋裏,似乎無法正常對話……

按此閱讀全文。

影片中可見女子被一條鐵鏈拴住脖子。(微博@赤練仙子S3)

加拿大「反抗疫管制」示威突顯政治風潮的全球化

加拿大的反抗疫管制示威餘波未止,雖然首都渥太華的貨車佔路示威規模已減,但本文2月13日截稿之時,美加多處交通要道仍受堵路活動威脅,當中以連接加拿大安大略省溫莎與美國密歇根州底特律的大使橋(Ambassador Bridge)尤為惹人憂慮,該橋佔美加雙方貿易貨運近三成,其運輸不通每日將影響以汽車零件為重要部份、價值數億美元的貨運。

除了直接受害的密歇根州政府呼籲加拿大儘快解決堵路示威外,美國國土安全部亦促請加拿大聯邦政府介入中止示威,不過缺乏像國民警衛隊般的地方武裝力量的加拿大政府似乎不願意破天荒地動用軍隊,只能以皇家加拿大騎警的人員去支援地方警力。

按此閱讀全文。

2月8日,大使橋往加拿大方向被堵,造成漫長車龍。(美聯社)

馬斯克再談火星殖民 最強火箭Starship準備就緒?

上周在一場發布會上,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相隔兩年,再次交待公司研發中的「星艦」(Starship)火箭最新狀況。除了以此實現馬斯克移居火星保存人類文明的夢想以外,這支火箭在商業和自然科學上將如何顛覆太空發射現況?Starship要順利升空又尚欠什麼?

上周五(2月11日),SpaceX在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的發射基地Starbase,矗立了高120米的Starship火箭,反光的不鏽鋼製銀色外殼映襯着夜空。公司創辦人馬斯克說:「很難相信它是真實的,除非……它真的就在那裏。」在這個「佈景」前,他時隔兩年再次就Starship設計、發展和測試,交待最新進度。

按此閱讀全文。

馬斯克(Elon Musk)預計,Starship本年內可首次發射至軌道測試。(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