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是最大的政治」 李克強「告別」前留下的思考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九年前,剛擔任中國國務院總理的李克強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金句,「明規則戰勝潛規則」、「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城鎮化不是靠攤大餅」、「改革貴在行動,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上周五,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閉幕後,即將結束十年總理任期的李克強,在最後一次總理記者會上回顧了九年前定下的三大施政目標和三大保障,並對本屆政府進行自我評價。這場「告別」記者會,為當政者留下許多思考。

不同於朱鎔基就職總理時的「狼性」——「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將一往無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及告別時鏗鏘有力的「問心無愧」;也不同於溫家寶一如既往的「詩性」——就職時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最後一次記者會上的「知我罪我、其惟春秋」。李克強過去九年,始終是沉穩平實,九年前他說,「我們還要用簡樸的政府來取信於民、造福人民,要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政府就要過緊日子」,九年後主動提及江蘇豐縣八孩母親事件,並表示「民生問題聯繫着民情、民意甚至是民心,政府的職責就是要順應民心,給人民排憂解難,讓人民過好日子。」

對民眾來說,評價每屆政府的標準正是「接地氣」,能不能讓民眾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衞生服務。現實主義題材電影《我不是藥神》熱映,曾引發人們對癌症等重病患者買不起進口「救命藥」的持續關注,李克強立即督促推動抗癌藥降價。「給人民排憂解難,讓人民過好日子」,李克強每年記者會上有那麼多接地氣的例子,正是因為日常核心的工作就是為人民排憂解難。

過去九年看上去「中規中矩」的李克強,做着最基礎的工作,卻一點也不簡單。萬事民為先,民生是最大的政治,這不只是一句停留在口頭和紙面上的施政理念,也是李克強最後一場總理記者會留給人們的思考。

2018年上映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我不是藥神》,切實推動了中國醫療改革的步伐。(電影劇照)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308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2年3月14日)《民生是最大的政治 李克強「告別」記者會留下的思考按此試閱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308期《香港01》電子周報其他獨家精選內容:

政府不擔責 安老之難從黃婆婆的「三難困境」說起

安老三招漏洞百出 退休保障似有還無

港府抗疫政策轉向 院舍爆疫歸因疫苗猶豫值得商榷

「八孩母親事件」貫穿兩會 標誌意義堪比「孫志剛事件」

俄烏戰事難解 中國長遠可扭轉局面

能源制裁突顯拜登尷尬境地

俄烏戰爭下鎳價創新高 電動車普及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