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波|遲來的血氧儀 說不清的使用指引 各自為政的抗疫團隊

撰文:劉彥汶
出版:更新:

第五波疫情由去年底爆發至今(3月19日),累計確診病例突破100.4萬宗。兩個多月來,由於病患眾多但檢疫和醫療設施嚴重不足,特區政府只好容許輕症患者居家隔離,有緊急需時再向醫院求助。參考台灣、新加坡及歐美等地的情況,居家隔離指引都列有以血氧儀監測血氧含量來判斷身體狀況的重要資訊,但特區政府始終吊在疫情車尾,直到周一(3月14日)才在「抗疫物資包」中加入血氧儀這一關鍵工具,隨之上載專題網站的使用指引亦相當簡陋,而當《香港01》向衛生署和醫管局查詢有關指引到底由哪部門負責時,雙方更是一頭霧水,並著記者向對方查詢。大疫當前,政府相關抗疫團隊固然疲憊不堪,但整個防控失敗過程當中所暴露的官僚、庸碌、輕視每一個生命、漠視自身責任擔當等等問題,實在有必要著力改進。

當記者向衛生署及醫管局詢問上載指引的確實日期,雙方同樣回覆指「不知道」,又指該指引是對方負責。(2019冠狀病毒專題網站螢幕截圖)

遲來的血氧儀

農曆新年過後,第五波疫情失控,檢疫中心和醫療設施開始無法負荷,特區政府先於2月8日推出「居安抗疫」計劃,容許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不過,有關計劃展開後不久,社區開始全面爆疫,莫說是密切接觸者,連大多數確診者都未能送往醫院和檢疫中心,儘管當局沒再明言,但實際上已等同把「居安抗疫」計劃擴展到確診者群體,依靠病患自行觀測身體狀況以判斷屬輕屬重、需否送院救治。

無可否認,特區政府的確有向居家隔離的患者提供諸如「尚待入院或隔離設施的初步確診或確診人士手冊」、「家居檢疫人士須知單張」,當中都列有健康監測,但在最初發布的多個版本當中,對輕症和重症的定義都不太清晰,例如只簡單註明「嚴重症狀可包括氣促、心悸或心胸痛」、「若你有醫療緊急情況須直接前往急症室」、「若遇上緊急情況,請致電999」,但未有更加清晰的指標,也難怪有不少病患湧入急症室。

一個多月過去,直到上周日(3月13日),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才宣布,從翌日開始會在派發給確診人士的「抗疫物資包」中加入血氧儀,以檢查心律和血氧量;而在3月17日更新的「尚待入院或隔離設施的初步確診或確診人士手冊」,也終於加入「對2019冠狀病毒病測試 呈陽性人士在家使用脈搏血氧定量計(血氧儀)」的使用指引。

曾祈殷表示,血氧儀能夠令市民更了解自己健康狀況的轉變,而血氧含量百分比是一個較客觀的準則,協助市民去進行下一步的決定。(高仲明攝)

說不清的使用指引

事實上,居家隔離計劃公佈之初,已有專家提出患者應每天以血氧儀量度身體的血液含氧百分比,以監測自己是否出現缺氧。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指出,量度血氧是醫院對住院病人的日常檢查,現時有大量確診者未能入院,因此專家會將這種臨床做法推薦給市民,以供市民參考。他坦言,血氧儀能夠令市民更了解自己健康狀況的轉變,而血氧含量百分比是一個較客觀的準則,協助市民進行下一步的決定。

一般情況下,睡眠窒息症、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肺炎、肺癌、心臟衰竭、先天性心臟病、心律不正等患者、以及攀登高山人士,都需要利用血氧儀監測血液中的含氧量,而感染流感、新冠和肺部相關疾病都可能導致血氧下降,低於95%的正常水平,嚴重者可以致命。低血氧徵狀包括:面部、嘴唇或指甲呈藍色,呼吸急促、呼吸困難或咳嗽加劇,胸痛,心跳加快;不過,並非所有血氧含量低的人都呼吸困難,因此新冠確診患者有需要早晚定期透過血氧儀監測血氧含量,特別是確診的長者及兒童。

可是,特區政府的抗疫安排總是「後知後覺」,而正因坊間對血氧儀的消息比起政府的行動更快,市面上的血氧儀早已搶購一空,令真正有需要的市民難以取得;不過,由於當時缺乏官方發布的血氧儀使用資訊,市民即使得物也無所用。

後來,即使公布了指引,但相比台灣、新加坡、英國、美國等地,香港明顯過於簡陋。以美國紐約市的指引為例,它詳細解釋何謂血氧儀、血氧儀的重要性何在、如何理解儀器的讀數等、如何清潔、兒童應否使用等,更提供血氧含量日誌供市民填寫,讓市民可更清楚監察身體狀況。香港的指引卻只有短短七個注意事項及兩至三句血氧儀的解釋,血氧含量數據的意義亦只有一至兩句。由此可見,港府的抗疫措施有頗大的改善空間。

抗疫團隊仍然各自為政

值得一提的是,當《香港01》記者向主責抗疫的衛生署及醫管局查詢有關血氧儀指引到底是由哪個部門負責草擬和上載時,雙方竟都一頭霧水,並著記者向對方查詢。衛生署更稱不同政府部門都可以在新冠專題網站進行編輯,因此不會知道個別文件的上載詳情;醫管局則指,某部門撰寫指引後曾向醫管局專家徵詢意見,但該局也不知道「某部門」是哪個部門。《香港01》亦向衛生防護中心查詢相關情況,但截稿前仍未回覆。

大疫當前,抗疫團隊之間仍是各自為政、互相推託,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曾祈殷認為,第五波疫情迅速蔓延,政府亦要處理多項事務,未必能及時派發血氧儀及公佈相關指引。他表示,專家學者密切觀測疫情,一般都比政府走得更前,所以早就透過不同媒體教導公眾如何監察身體狀況。不過,應該負起抗疫主體責任的,始終都是特區政府,一旦過度依賴專家進行公眾教育,可能怠慢了各項需要立即落實的措施。